【題目】人體骨髓中存在少量屬于多能干細胞的間充質干細胞(MSC),下圖為MSC分裂、分化成多種組織細胞的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組織細胞中的DNA和RNA與MSC中的相同
B. 若受到致癌因子的影響,MSC可能變為癌細胞,但遺傳物質不改變
C. MSC中的基因都不能表達時,該細胞開始凋亡
D. MSC分化形成不同類型的細胞,有利于提高細胞生理功能的頻率
【答案】D
【解析】
對題圖進行分析可知,間充質干細胞(MSC)屬于多能干細胞。首先MSC通過細胞分裂形成更多的MSC,然后經過細胞分化形成了脂肪細胞、成纖維細胞、肌細胞、成骨細胞。
就一個個體來說,各種組織細胞具有完全相同的遺傳信息,但不同組織細胞中遺傳信息的執行情況不同,控制合成的蛋白質不同。因此,組織細胞中的DNA與MSC中的相同,但RNA不同,A錯誤;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細胞中的遺傳物質發生變化,變成不受機體控制的、連續進行分裂的惡性增殖細胞為癌細胞。細胞癌變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發生突變,因此,若受到致癌因子的影響,MSC可能發生癌變,同時其遺傳物質一定發生改變,B錯誤;細胞凋亡是由基因所決定的細胞自動結束生命的過程。因此,調控的凋亡基因在接受死亡信號后,開始按預定程序啟動,并合成執行凋亡所需的各種酶和相關物質,促使細胞凋亡,C錯誤;MSC分化形成不同類型的細胞,使細胞趨向于專門化,有利于提高細胞生理功能的效率,D正確。因此,本題答案選D。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果膠酶是分解果膠的一類酶的總稱,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膠分解酶和果膠脂酶,常用于果汁的生產。
(1)果膠酶用于果汁的生產,是因為它能分解果膠——植物 (結構)的主要組成成分之一,可解決 等問題。
(2)為探究溫度對果膠酶活性的影響,某同學設計實驗方案如下:
操作流程:制備蘋果泥和果膠酶溶液→果膠酶與蘋果泥混合水浴→一段時間→過濾果汁→測量果汁體積(在不同的溫度下同時進行以上實驗)
溫度梯度:-20℃、0℃、20℃、40℃、60℃、100℃
問:該實驗方案有兩個明顯操作問題,請指出并更正。
① ;
② 。
該實驗是否需要另外再增設對照組,為什么?
(3)在最適宜溫度和最適宜pH條件下,測得燒杯內葡萄糖的產生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如圖,請在圖中分別畫出溫度提高5℃和酶量調高1倍時的葡萄糖產生量曲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面是關于生物學中某些變化趨勢的曲線圖,下列說法準確的有()
①甲圖a點時害蟲種群抗藥個體所占比例大于c點時害蟲種群抗藥個體所占比例
②乙圖若表示正常人的血糖濃度變化,則肝臟細胞在b~d段起了重要作用
③丙圖b點時若為莖背光面的生長素濃度,則a點可以是莖向光面的生長素濃度
④丁圖中a點與c點相比較,a點時家兔體細胞呼吸釋放的能量多
A. 一項B. 兩項C. 三項D. 四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影響血糖調節的因素及激素發揮作用的過程圖中字母表示物質數字代表結構和過程丙和丁代表不同細胞。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當血糖濃度升高時機體進行神經調節涉及的反射弧是___________(用圖中漢字、數字及箭頭表示)
(2)分析圖示可推測圖中D代表___________,丙分泌的C的生理功能是___________,從而調節血糖濃度。
(3)胰島素可通過作用于下丘腦神經元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驗證此現象的實驗思路是:將大鼠隨機分成兩組,實驗組在其下丘腦神經元周圍施加適量的___________溶液,對照組施加等體積生理鹽水,測定并比較___________。為使實驗結果更明顯,實驗過程中應將大鼠血糖維持在比正常濃度___________(填“稍高”或“稍低”)的水平。
(4)當某人血液中存在抗體1或抗體2時,可判定其患有糖尿病;其中可通過注射胰島素達到降低血糖效果的糖尿病是由___________(填“抗體I”或“抗體2”)引起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干旱會影響農作物產量,科學家們對此進行了研究。如圖為用探針檢驗某一抗旱植物基因型的原理,相關基因用R和r表示。
(1)基因R與r的本質區別是___________的不同。在利用PCR技術擴增R或r基因過程中,利用___________可尋找抗旱基因的位置并進行擴增。PCR技術操作步驟中包括兩次升溫和一次降溫,其中降溫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若被檢植株發生B現象,不發生A、C現象,則被檢植物的基因型為___________。
(3)將目的基因導入植物細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農桿菌轉化法,其依據主要是:當植物受到損傷時,傷口處的細胞會分泌大量的酚類化合物,吸引農桿菌移向這些細胞,這時農桿菌中的Ti質粒上的___________。
(4)經檢測,抗旱基因已經導入煙草細胞,但未檢測出抗早基因轉錄出的mRNA,從構建基因表達載體的角度推測,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5)為防止轉基因植物將外源基因擴散到其他植物,對生態環境造成潛在危害。科學家設法將目的基因整合到受體細胞的葉綠體基因組中,以避免目的基因通過___________向其他植物擴散。基因組分為基因區和基因間隔區,通常將基因間隔區序列作為插入位點,其目的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表示細胞內各種蛋白質的合成和轉運過程,圖中①②③④⑤⑥⑦代表細胞結構,A、B、C、D代表在細胞內合成的各種蛋白質。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圖中不含有磷脂分子的結構是①②
B. B物質可代表組成染色體的蛋白質,D物質可代表胰島素
C. B物質和D物質合成并運輸到相應部位的過程分別穿過0層和7 層磷脂雙分子層
D. 假如E是合成D物質的原料,則E物質從細胞外進入細胞時需要載體蛋白的協助并消耗能量;形成的D物質排出細胞時不需要載體蛋白的協助但消耗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蘋果葉片發育的好壞是果樹產量和品質的基礎,通過對蘋果葉片發育過程中光合特性的研究,探究葉片發育過程中光合生產能力,可為蘋果的栽培管理提供科學依據。以下是某研究小組對某品種蘋果的研究結果,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注:植物總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凈光合速率。)
A. 可用單位時間內O2的釋放量衡量凈光合速率
B. 圖1中A點和B點表示在相應光照強度下,植物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C. 圖2中萌芽后的前25d凈光合速率較低與葉片面積大小有關
D. 圖1顯示隨著蘋果葉片的發育,葉片對強光的利用能力逐漸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用洋蔥進行有關滲透失水和吸水的實驗以及鑒定洋蔥鱗片葉有無脂肪的部分實驗步驟,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步驟①中,選用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作該實驗材料的優點是__________,植物細胞原生質層的選擇透過性取決于___________填結構名稱)。圖中無色區域是__________物質。
(2)步驟②的正確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實驗中觀察到該現象后,加入清水發現質壁分離不能復原,則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從而導致細胞過度失水而死亡。如果圖中的蔗糖溶液改為相同濃度的KNO3,則會出現_________現象。
(4)步驟⑤觀察后如果洋蔥中含有脂肪,則應該如圖⑥中現象,出現該現象的鑒定試劑為________。
(5)本實驗中若用一顯微鏡觀察同一標本4次,每次僅調整目鏡或物鏡和細準焦螺旋,結果如下圖所示。
已知觀察該標本時所用的鏡頭如下圖,目鏡標有5×和10×,物鏡標有10×和40×。
請從上圖中找出與圖像c、d對應的組合:c:______;d: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