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表示一個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處于不同的生理狀態,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A細胞所處的生理狀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圖中各細胞的細胞液濃度大小依次是______,圖中①處充滿的是_______________。
(3)三個狀態中最有可能先死亡的是________,在實驗中,能使蓋玻片下的細胞從A細胞所處狀態變成B細胞所處狀態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質壁分離或質壁分離復原 C>A>B 外界溶液 C 在蓋玻片的一側滴入清水,在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引,重復幾次
【解析】
植物細胞發生質壁分離的外因:外界溶液的濃度大于細胞液的濃度;內因:細胞壁的伸縮性小于原生質層。由圖示可知,圖中A細胞處于質壁分離的狀態,圖中B細胞質壁還沒有分離,圖C細胞已經完全發生了質壁分離。
(1)圖中A細胞處于質壁分離的狀態,可能是A細胞剛剛發生質壁分離,也可能是A細胞將要進行質壁分離的復原。
(2)由圖可知是同一個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處于不同的生理狀態,C細胞失水最多,A細胞失水較少,B細胞失水最少,說明C細胞處于外界溶液濃度最大,B細胞所處的外界溶液濃度最小,A細胞所處的外界溶液濃度居中。當外界溶液與細胞液的濃度差越大,細胞水分越多,細胞質壁分離越明顯, 即C細胞細胞液濃度最大,其次是A細胞細胞液濃度,最小的是B細胞細胞液濃度,即C>A>B;細胞壁具有全透性,所以圖中①處充滿的是外界溶液。
(3)由于C細胞的質壁分離程度最大,則C細胞最有可能先因失水過多而死亡;在實驗中,能使A細胞所處狀態質壁分離變成B細胞所處狀態質壁分離復原的操作是在在蓋玻片的一側滴入清水,在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引,重復幾次。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中a、b、c三個神經元構成了1、2兩個突觸,甲、乙、丙3條曲線為不同刺激引起神經元c上的電位變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甲表明刺激a時興奮以電信號形式迅速傳導給c
B. 乙表明興奮在突觸間的傳遞是單向的
C. 乙也可表示只刺激b時,a神經元的電位變化
D. 丙表明b神經元能釋放抑制性神經遞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某高等植物細胞的亞顯微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有關問題:
(1)可以調節細胞內的環境,充盈時可保持細胞堅挺的是_____(填序號),在細胞中能夠實現能 量轉換的是_____和______(填序號)。
(2)圖中③表示_____,與之形成相關的結構是_____(填序號)。
(3)結構④和結構⑤在控制物質進出上的主要區別在于_____。
(4)該圖所示的細胞中有兩種重要的細胞器沒有畫出,它們是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其中可以消除 細胞內衰老、損傷的細胞器的是________________,在某些低等植物細胞中還會出現的細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為高等植物細胞亞顯微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1)圖中②③為兩種細胞器,它們的名稱分別是 ______、_________。
(2)該細胞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是_______填序號)。
(3)圖中具有雙層膜結構的細胞器有______(填序號):
(4)核孔是細胞核與細胞質之間進行物質交換和信息交流的通道,核內外大分子物質的交換離不開核孔。在根尖細胞中,下列物質可以通過核孔進入細胞核內的有______(在a-d中選擇填空)。
a.DNA b.DNA聚合酶 c.mRNA d.RNA聚合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以下是生物體內四種有機物的組成與功能關系圖,請據圖回答:
(1)小麥種子細胞中,物質E是指___________。
(2)相同質量的E和F徹底氧化分解,耗氧量較多的是_____________。
(3)組成物質C的差異由___________決定,若a個C物質組成b條鏈,組成某種物質G,該物質G至少有氧原子的個數是___________。
(4)SARS病毒體內物質H徹底水解后,產生的物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用來探究酶催化特性的“酶一底復合反應”模型圖,其中數字表示反應過程,字母表示相關物質。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 X是酶,Y是該酶催化的底物
B. 酶的理化性質在化學反應前后不發生變化
C. 該過程能反映酶的催化具有專一性
D. 若X是麥芽糖酶,則F表示葡萄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為探究不同波長的光和CO2濃度對葡萄試管苗光合作用的影響,用40 W的白色、紅色和黃色燈管作光源,設置不同CO2濃度,處理試管苗。培養一段時間后,測定試管苗的凈光合速率(凈光合速率=總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結果如圖。
(1)光合作用中,催化三碳化合物還原的酶存在于葉綠體的__________中。
(2)a點的凈光合速率大于c點,從光反應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據圖推測,大棚種植葡萄時,應選用______色塑料薄膜搭建頂棚。
(4)為探究黃光培養條件下葡萄試管苗的葉綠素含量是否發生改變,提出實驗思路如下:
分別取________和黃光條件下培養的試管苗葉片,提取其中的色素并用__________(試劑)分離,通過比較濾紙條上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來判斷葉綠素含量是否發生改變。葉綠體中色素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研究性小組探究溫度對酵母菌種群數量變化的影響,實驗結果如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除40℃組,另外兩組均先呈現J型增長
B. 實驗表明30℃是酵母菌生長的最適溫度
C. 如圖a點時l0℃組和30℃組渾濁度相同
D. 培養至48h,不同溫度組的年齡結構均呈衰退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炭疽桿菌能引起人畜患炭疽病,而噬菌體能特異性地侵染炭疽桿菌。對炭疽病疑似患者,可通過圖1所示鑒定炭疸桿菌的實驗進行確診,回答下列問題:
(1)微生物生長所需的營養物質有水、無機鹽、________。為從炭疽病疑似患者體內分離出炭疽桿菌,將采集到的患者皮膚膿胞滲出物稀釋后取0.1 mL滴于培養基表面,用無菌_____________涂勻,這種接種方法稱為涂布平板法。
(2)制備圖1中的液體培養基時采取高壓蒸汽滅菌法滅菌,鍋內水加熱煮沸后,必須 ___________,以保證滅菌溫度達到121℃。滅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3)圖2中接種工具的名稱是________,灼燒后必須先將接種工具冷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據圖1分析,接種可疑菌后,經35 ℃培養24小時,液體培養基變渾濁,對照組試管中應加入________,與實驗組同時培養6小時后,若實驗組液體培養基的渾濁度比對照組______________(填“高”或“低”),則可明確疑似患者被炭疽桿菌感染;反之則排除。原理是實驗組中_____,溶液變澄清。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