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圖為某實驗小組在“探究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變化”的實驗過程中繪制的曲線,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用血球計數板定期對酵母菌進行計數
B.在第5天,酵母菌種群的增長率達到最大
C.該培養體系中酵母菌的K值約為1600個
D.第8天后,酵母菌種群的數量可能會下降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寧夏銀川市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回答關于植物代謝的相關問題。圖甲為某種綠色植物葉片的氣孔結構示意圖。研究人員將該葉片放在溫度為15℃的密閉容器中,研究光照強度與光合作用速率的關系,結果如圖乙所示。
(1)在黑暗條件下,保衛細胞中合成ATP的場所是 。
(2)圖甲中保衛細胞圍成氣孔部分的細胞壁較厚,而外側的壁較薄。箭頭為炎熱夏季中午的細胞中水分流動的總方向,推測此時保衛細胞可能處于 狀態,氣孔處于 狀態,因而會影響葉肉細胞光合作用的 反應,在較短時間內,葉肉細胞內三碳化合物的含量變化是 。
(3)據圖乙分析,若X代表O2,那么在l klx的光照條件下,該葉片在5h內光合作用產生O2量為 mL,影響A點上下移動的外界因素主要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屆江蘇省高三第一學期質量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是SARS病毒在人體細胞中的一些變化以及在人體內環境中的相關反應,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a是子代SARS病毒,合成其蛋白質外殼的原料都來自于人體細胞
B.b是抗SARS病毒的抗體,能特異性地與SARS病毒結合
C.c的作用是進入靶細胞內,使靶細胞裂解,消滅子代SARS病毒
D.“SARS病毒→吞噬細胞→T細胞→B細胞→X細胞→b”屬于細胞免疫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屆江蘇省高三第一學期質量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細胞工程的敘述,錯誤的是
A.動物細胞培養箱中CO2的主要作用是維持培養液的pH
B.動物細胞融合與植物體細胞雜交都能形成雜種個體
C.動物細胞培養液中加入適量抗生素的目的是防止細菌的污染
D.通過植物細胞培養獲得的代謝產物可作為生產某些藥物的原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屆江蘇省高三第一學期質量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假設一個雙鏈均被32P標記的噬菌體DNA由1000個堿基對組成,其中腺嘌呤占全部堿基的20%。用這個噬菌體侵染只含31P的大腸桿菌,共釋放出100個子代噬菌體。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噬菌體增殖需要細菌提供模板、原料和酶等
B.釋放出的子代噬菌體中含32P與只含31P的比例為1︰1
C.該過程至少需要59400個游離的鳥嘌呤脫氧核苷酸
D.用含32P的培養液培養可獲得32P標記的噬菌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南省婁底市名校高一上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下列①、②、③三圖表示某綠色植物葉肉細胞中進行的相關的生理過程的圖解,其中a、b、c表示物質,甲和乙分別表示某種細胞器;圖②和圖③對應的溫度恒定且相同,圖②表示在一定條件下,測定該植物葉片重量變化情況(均考慮為有機物的重量變化)的操作流程及結果,圖③表示光照強度對光合速率的影響。據圖分析回答問題:
(1)圖①中的H2O是在乙中的______________產生的,如果處于圖③的BC段,則甲吸收的CO2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小于、不能確定)乙產生的CO2。光合色素存在于__________(“甲”或“乙”)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上,可利用______________(試劑)分離提取到的色素。
(2)圖②中無光處理時的狀態相當于圖③中____________點所對應的狀態。由圖②可知,光照下的光合速率為_______________。若圖②中的光照強度為圖③中B點對應的強度時,則M3___________ M1(填大于、等于、小于、不能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南省婁底市名校高一上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病毒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病毒沒有細胞結構,只能依賴活細胞才能生存
B.HIV會感染人體免疫系統,使淋巴細胞大量破壞,直接導致病人死亡
C.病毒既不屬于原核生物,也不屬于真核生物
D.有些病毒含有病毒癌基因及致癌有關的核酸序列,可感染人的細胞,從而誘發癌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廣東省深圳市高三第一次調研考試理科綜合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課題組以南瓜為實驗材料,應用赤霉素和生長素進行相關研究。結果如下圖,據圖分析正確的是
A.南瓜突變體為上述激素合成缺陷型
B.生長素和赤霉素生理作用表現為拮抗關系
C.赤霉素對南瓜突變體生理作用明顯
D.生長素對正常南瓜的生理作用表現兩重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