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35S | B. | 32P | C. | 35S和32P | D. | 不含35S和32P |
分析 1、噬菌體的結構:蛋白質(C、H、O、N、S)+DNA(C、H、O、N、P).
2、噬菌體侵染細菌的過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體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體的DNA;原料:細菌的化學成分)→組裝→釋放.
解答 解:噬菌體侵染細菌時,只有DNA進入細菌中,蛋白質外殼留在細菌外.因此,用同位素35S和32P分別標記噬菌體的蛋白質和DNA,然后用標記的噬菌體做侵染大腸桿菌的實驗,進入細菌體內的成分只有32P.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要求考生識記噬菌體的結構及化學組成,掌握噬菌體的繁殖過程,明確噬菌體侵染細菌時只有DNA進入細菌,再根據題干要求作出準確的判斷,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從30℃到0℃環境中,皮膚會起“雞皮疙瘩”,這屬于條件反射 | |
B. | 高燒不退的病人主要是由于大腦皮層的體溫調節中樞失調,使產熱和散熱失去平衡 | |
C. | 食物中缺碘會引起人體血液中促甲狀腺激素減少 | |
D. | 胰高血糖素能促進肝糖原分解和非糖類物質的轉化,使血糖水平升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質控因子可能是一種RNA水解酶 | |
B. | 質控因子的作用是阻止異常多肽鏈的合成 | |
C. | 可根據合成蛋白質的長度來判斷mRNA是否被氧化 | |
D. | 控制質控因子合成的基因突變可能會引發神經退行性疾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時間(ms) | 0 | 30 | 60 | 90 | 120 | 150 | 180 |
Ca2+含量( mmol/ml) | 0 | 7.8 | 2.2 | 0.5 | 0 | O | O |
肌肉力量(N) | 0 | 2.0 | 5 | 3.5 | 2.1 | O.5 | O |
A. | 肌肉收縮是一個以神經為主導的調節過程 | |
B. | 細胞內Ca2+濃度與肌肉收縮力量呈正相關 | |
C. | 肌肉收縮過程中Ca2+最可能是以胞吞的方式進入肌細胞的 | |
D. | 肌肉在達到最大收縮力前Ca2+就開始釋放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可采用樣方法統計水庫中植物類群的豐富度 | |
B. | 水中的荷葉高低不同,說明群落在垂直結構上具有分層現象 | |
C. | 草魚與茭白之間存在著捕食關系,鰱魚與青魚之間存在著競爭關系 | |
D. | 該水庫生態系統能蓄洪防旱和凈化生活污水,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細胞mRNA中堿基的排列順序 | B. | 細胞DNA中堿基的排列順序 | ||
C. | 細胞轉運RNA中堿基的排列順序 | D. | 細胞核糖體內氨基酸的排列順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昆蟲適應了具有農藥的環境 | |
B. | 昆蟲接觸農藥,通過基因突變產生抗藥性 | |
C. | 農藥使昆蟲產生了定向變異 | |
D. | 農藥對昆蟲的抗藥性變異進行了定向選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第一代都表現突變性狀 | |
B. | 第二代都能出現突變純合子 | |
C. | 第三代才能獲得突變純合子 | |
D. | 隱性突變性狀比顯性突變性狀出現的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用鹽酸處理人的口腔上皮細胞有利于健那綠對線粒體的染色 | |
B. | 若探究溫度對淀粉酶活性的影響,可選擇斐林試劑對實驗結果進行檢測 | |
C. | 低溫誘導染色體數目加倍的實驗原理是低溫可抑制紡錘體的形成,從而抑制染色體著絲點分裂,使染色體不能分別移向兩極 | |
D. | 用樣方法和取樣器取樣法可分別調查植物的種群密度和土壤動物的豐富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