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閱讀如下材料,請分析回答問題:
材料1:一般淡水的pH介于6.5~8.5。為了給水產養殖供控制水華的參考依據,科研人員進行了pH對普通小球藻(魚類優良餌料)和魚腥藻(主要的水華藻)生長影響的研究,結果如下圖1。
材料2:微囊藻和顫藻是某湖泊發生水華的主要藻類,其中一種在4月中旬至7月初是優勢種,另一種在8月至10月初是優勢種。為揭示湖泊中兩種藻類的演替規律,科研人員研究了其生長與溫度的關系,結果如圖2。實驗中科研人員每天定時對兩種藻類細胞進行取樣計數,某溫度下單獨培養微囊藻10天,科研人員將樣液稀釋10倍,采用血細胞計數板(規格為1mm×1mm×0.1mm)計數,觀察到的計數室中細胞分布如圖3。
(1)材料1實驗中設計pH范圍在6.0~9.0,其主要依據是 。已知多數淡水魚生長的最適pH為7.0~8.5,根據本實驗結果分析,水產養殖中水體pH應控制在 左右。
(2)根據圖1實驗結果分析:單獨培養時,不同pH條件下普通小球藻和魚腥藻的種群數量按“ ”型增長,隨pH增大,環境容納量增加更顯著的是 ;共同培養時,小球藻與魚腥藻之間通過 等形成競爭關系。
(3)根據材料2實驗結果圖2分析:與曲線①相比,曲線②的K值較小,原因是 ;曲線③表明,在0~10天內,種群增長速率的變化趨勢是 。根據圖2實驗結果分析,該湖泊4月中旬至7月初、8月至10月初的優勢種分別是 。
(4)材料2實驗中,根據圖3分析,微囊藻種群數量為 個。
【答案】(1)一般淡水的pH介于6.5~8.5 7.0 (2)S 魚腥藻 爭奪光照、爭奪營養物質(或分泌抑制物質等) (3)微囊藻在利用光照、無機營養、二氧化碳等資源時和顫藻存在競爭關系 先增加后減少 微囊藻、顫藻 (4)15×106
【解析】(1)實驗設計應該符合生活實際,根據一般淡水pH介于6.5~8.5,本研究pH范圍確定在6.0~9.0,其他范圍的研究結果沒有實際參考價值。根據圖1中信息,隨著pH的減小,兩種藻類環境容納量都在減小,而魚一般生活的pH最低是7.0,因此水產養殖中水體pH應控制在7.0左右。(2)在有限的空間及營養物質供應條件下,種群數量一般呈“S”型增長,結合圖1結果分析隨pH增大環境容納量增加更顯著的是魚腥藻。同一水體中兩種藻類之間的競爭表現在對光照、營養物質、空間等方面,另外有些魚腥藻還會分泌毒素以抑制其他藻類的生長、繁殖。(3)與曲線①相比,曲線②的K值較小,原因是微囊藻在利用光照、無機營養、二氧化碳等資源時和顫藻存在競爭關系;曲線③表明,在0~10天內,種群數量呈現S型曲線,種群的增長速率先增加后減少。根據圖2實驗結果分析,該湖泊4月中旬至7月初溫度在20~25℃左右,微囊藻是優勢種,8月至10月初的溫度為30℃,優勢種是顫藻。(4)根據血球計數板中的五點計算微囊藻的數量=(5+6+6+7+6)×5=150個,樣液稀釋10倍,血細胞計數的規格為1mm×1mm×0.1mm,因此種群數量為150÷0.1×10-3×10=15×106個。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利用顯色反應鑒定物質的實驗中,需要使用顯微鏡的是( )
A. 豆漿中蛋白質的鑒定
B. 花生種子中脂肪顆粒的觀察鑒定
C. 馬鈴薯塊莖中淀粉的鑒定
D. 蘋果汁中還原糖的鑒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放在30%蔗糖溶液中會發生質壁分離的細胞是( )
A. 人的口腔上皮細胞 B. 洋蔥根尖生長點細胞
C. 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 D. 干種子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研究小組對某草原生態系統進行了調查,并對不同生物消化道內食物組成進行了分析,結果如下表。請分析回答:
食物 捕食者 | 植物 | 雜食性鳥 | 野兔 | 老鼠 | 蟲 | 蛙 | 蛇 |
雜食性鳥 | 60% | 40% | |||||
野兔 | 100% | ||||||
老鼠 | 100% | ||||||
蟲 | 100% | ||||||
蛙 | 100% | ||||||
蛇 | 60% | 40% | |||||
鷹 | 10% | 30% | 40% | 20% |
(1)該生態系統食物網中具有捕食和競爭關系的生物是 。
(2)若相鄰營養級間能量傳遞效率為20%,則蛇增重10kg需消耗植物 kg。在鷹獲得能量的渠道中,能量利用率最低的食物鏈是 。
(3)該生態系統中老鼠的種群密度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決定的,可通過標志重捕法調查老鼠種群密度,在2hm2范圍內,第一次捕獲并標記40只老鼠,第二次捕獲30只,其中有標記的15只,該種群密度是 只/hm2。若標記的部分老鼠能主動逃避陷阱,這樣導致種群密度估算結果 。對捕獲的老鼠進行性比例調查,發現其雌雄比例稍大于1,其性比例 (有利/不利)于種群增長。
(4)鼠害是造成草原沙化的一個重要原因,科研人員每隔一定距離設置適宜高度的T型樹樁,為肉食性猛禽鷹提供棲息場所。設樁一段時間后,測得草原中老鼠種群密度的變化如下圖所示。
與曲線1相比,曲線2所示環境中猛禽鷹的密度 。若在草原上合理植樹可控制鼠害,從而幫助人們合理地調整該生態系統中的 關系,使人們從中獲益更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植物在高溫、強光照和干旱環境的條件下氣孔是關閉的,C4植物能利用葉片內細胞間隙中含量很低的CO2進行光合作用,C3植物則不能。常見的C3植物有菠菜、水稻、小麥等,常見的C4植物有玉米、甘蔗等。下圖是兩種植物利用CO2的途徑,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過程②為 ,若用放射性同位素14C標記大氣中的CO2,則在C4植物中14C的轉移途徑為 。最終是在 細胞中合成淀粉。
(2)C4植物能利用低濃度CO2,是因為C4植物對二氧化碳的親和力 (高于或低于) C3植物,因此C4植物的CO2補償點 (較高、較低),能在較低二氧化碳濃度下存活。
(3) 試解釋C4植物能在干旱熱帶地區生存的原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選項中,屬于動植物細胞共有的糖類是( )
A. 淀粉、脫氧核糖、乳糖 B. 葡萄糖、淀粉和果糖
C. 葡萄糖、核糖、脫氧核糖 D. 麥芽糖、果糖、乳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