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關于生物進化的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A.生物進化時,種群的基因頻率發生改變而種群的基因庫可不發生改變
B.自然選擇對同種生物不同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所起的作用可能不同
C.若某性狀有三種表現型,則控制該相對性狀的各等位基因頻率之和大于1
D.同一物種的不同種群往往都會向著適應環境的方向發展進化,即共同進化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河北省上學期高三第一次調研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正常情況下,人體攝入和排出的無機鹽是保持平衡的。若只飲水不進食,則
A.K+排出量大于正常情況下的排出量 B.K+排出量等于正常情況下的排出量
C.K+排出量小于正常情況下的排出量 D.K+排出量等于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高三四月份區調研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在人體細胞中的一些變化及相關反應,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H5N1與HIV在宿主細胞內表達信息的過程不同
B.②③過程中涉及的堿基配對有A-U、G-C
C.B細胞與X細胞都具有特異性識別能力
D.人體細胞中均含指導b合成的相關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北京市高三3月能力測試(二)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8分)運動神經中樞中的多巴胺神經元損傷或死亡會導致帕金森病的發生,多巴胺含量可以指示多巴胺神經元細胞的損傷或死亡程度。研究者認為該病的發生與機體免疫有關,并進行了實驗探究。
(1)機體的特異性免疫(免疫應答)包括____________和體液免疫。后者主要是通過_________分泌抗體而發揮免疫功能。
(2)研究發現,效應T細胞表面的CD8受體與其發揮正常免疫功能有關,MPTP可誘導正常小鼠產生帕金森病。給正常小鼠和CD8基因敲除小鼠注射MPTP或生理鹽水10天后,分別測定兩組小鼠神經元多巴胺含量,結果如下圖所示。據圖可知,注射MPTP可導致CD8基因敲除小鼠和正常小鼠的多巴胺含量________,推測MPTP可能導致多巴胺神經元細胞_____________。與正常小鼠多巴胺的含量變化相比較,CD8基因敲除小鼠多巴胺含量變化是____________,據此推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假設,帕金森病患者體液免疫產生的自身抗體(針對機體自身蛋白質的抗體)也可能導致帕金森病加重。為此,研究者進行了如下體外實驗。
注射生理鹽水的正常小鼠血清 | 注射MPTP的正常小鼠血清 | |
注射生理鹽水的正常小鼠多巴胺神經元表面蛋白 | - | + |
注射MPTP的正常小鼠多巴胺神經元表面蛋白 | - | + |
注:“+”表示出現抗原抗體反應,“-”表示不出現抗原抗體反應。
依據實驗結果可知,注射MPTP的正常小鼠多巴胺神經元表面蛋白________(“發生了”或“沒有發生”)改變,注射MPTP可使正常小鼠產生___________________的抗體,由此推測,帕金森病小鼠的抗體_______(填“會”或“不會”)導致帕金森病加重。
(4)依據上述實驗結果判斷,下列免疫失調引起的疾病中,與帕金森病最相似的是____。
a.花粉過敏 b.系統性紅斑狼瘡 c.先天性免疫缺陷 d.艾滋病
(5)綜合上述結果分析,帕金森病患者的免疫應答可能導致反射弧結構中的運動神經中樞受到一定程度破壞,導致病人出現運動障礙等癥狀,這說明帕金森病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調節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第三次聯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人體內環境穩態的維持是神經、體液、免疫共同調節的結果。回答下列問題:
(1)觀察圖甲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人體調節免疫功能的信號分子有 。科學研究表明:長期的焦慮、緊張等會導致機體T淋巴細胞活性下降,使機體不能有效地消滅感染的病毒和癌變的細胞,從而影響了免疫系統的 功能;另一方面,T淋巴細胞活性下降還會導致 的分泌量減少,影響了B細胞增殖分化成漿細胞的過程,間接引起機體生成抗體的能力降低,使人體的免疫功能減弱。
(2)效應T細胞發揮免疫作用的原理如圖乙,其中FasL蛋白又稱死亡因子,其基因只在效應T細胞內表達,Fas蛋白又稱死亡因子受體,其基因可在各種細胞內表達。人們推測,精神因素引起T細胞活性下降的原因之一是由于在T細胞分化為效應T細胞過程中 基因的表達受到了影響,從而降低了對靶細胞的識別和結合能力。當HIV剛進人體內感染T細胞時,表明其突破了人體的第 道防線,而在被HIV感染的T細胞中 基因表達增強,從而使該T細胞成為相應效應T細胞攻擊的靶細胞,使人體最終喪失了幾乎全部免疫力。
(3)圖丙表示神經系統調節免疫反射弧中的一個突觸結構。乙酰膽堿受體的離子通道既允許鈉離子通過,也允許鉀離子通過,當前膜釋放的乙酰膽堿作用于后膜受體時,則膜兩側離子移動情況是 ,引起突觸后膜興奮。
(4)為研究鈣離子對神經沖動的產生及神經元之間的興奮傳遞是否必需,研究者做了以下兩個實驗:①利用水母熒光蛋白標記突觸前神經元,直接觀察到當興奮傳遞到突觸小體時先出現鈣離子內流,之后引發 定向移動,釋放神經遞質;②將能迅速結合鈣離子的藥物BAPTA注入突觸小體內,同時電刺激突觸前神經元,若 ,則說明鈣離子不影響突觸前神經元產生神經沖動,但對于神經元之間興奮的傳遞是必需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河南省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用32P標記的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在理論上,上清液中不含放射性,下層沉淀物中具有很高的放射性,而實驗的實際結果顯示:在離心的上清液中,也具有一定的放射性,而下層的放射性強度比理論值略低。(除特殊說明外每空1分,共7分)
(1)在理論上,上清液放射性應該為0,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于實驗數據和理論數據之間有較大的誤差,請你對實驗過程進行誤差分析:
a.在實驗中,從噬菌體和大腸桿菌混合培養到用離心機分離,這一段時間如果過長,會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________,其原因是__
b.在實驗中,如果混合培養時間過短,有一部分噬菌體沒有侵染到大腸桿菌細胞內,是否是誤差的來源呢? ___,請簡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請設計一個方法,來大量制備用32P標記的噬菌體。(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河南省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為果蠅某一條染色體上的幾個基因示意圖,從中得到的正確結論是 ()
A.R基因中與脫氧核糖直接相連的一般是一個磷酸基和一個堿基
B.R、S、N、O互為等位基因
C.果蠅的每個基因是由成百上千個核糖核苷酸組成的
D.基因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一條染色體上可以有多個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河南省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控制玉米株高的4對等位基因對株高的作用相等,且分別位于4對同源染色體上。已知基因型為aabbccdd的玉米高10 cm,基因型為AABBCCDD的玉米高26 cm。如果已知親代高10 cm和26 cm,則F1的株高及F2的表現型種類數分別是( )
A.12 cm、6種 B.18 cm、6種 C.12 cm、9種 D.18 cm、9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貴州省畢節市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高倍顯微鏡的使用描述,錯誤的是 ( )
A.先在低倍鏡下看清楚,再轉至高倍鏡;
B.先用粗準焦螺旋調節,再用細準焦螺旋調節;
C.把視野調亮,圖像才清晰;
D.高倍鏡縮小了觀察視野,放大了倍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