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顯微鏡觀察經過解離、漂洗、染色和制片后的洋蔥根尖,在視野中可能看到的現象有
[ ]
A.細胞呈長方形,沒有進行細胞分裂
B.細胞呈正方形,排列緊密,有的正在進行細胞分裂
C.視野中多數細胞正處于分裂期
D.細胞分裂中期有同源染色體、細胞壁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中學教材全解 高中生物 必修1-分子與細胞(配人教版) 人教版新課標 題型:013
取生長健壯的小麥根尖,經過解離、漂洗、染色、制片過程,制成臨時裝片,放在顯微鏡下觀察。欲觀察到細胞有絲分裂的前、中、后、末幾個時期
A.應選一個處于間期的細胞,持續觀察它從間期到末期的全過程
B.如果低倍鏡下看不到細胞,可以用高倍鏡繼續觀察
C.如果在一個視野中不能看全各個時期,可移動裝片從周圍細胞中尋找
D.如果視野過暗,可以轉動細準焦螺旋增加視野的亮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新課標2011屆度上學期高三一輪復習單元測試2(新人教) 題型:綜合題
(10分)洋蔥是高中課堂教學中經常用到的實驗材料。請回答:
(1)能否用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做材料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
(2)用洋蔥根尖作為實驗材料可以觀察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在這個實驗中制片時要用拇指輕輕地按壓載玻片,目的是 。
(3)鋁是自然界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但在人和動、植物體內的含量卻較低。有文章報道,鋁對植物生長有益,但在一定的條件下鋁對植物也有毒害作用。請設計實驗探究三氯化鋁對洋蔥根尖細胞有絲分裂的影響。(提示:細胞分裂情況可用細胞分裂指數來衡量,即分裂中期細胞數與所觀察的細胞總數之比值)
a.實驗材料:市售優質無污染洋蔥,1.0g/L的AlCl3溶液,解離液,龍膽紫染液,蒸餾水,鑷子,燒杯,培養皿,顯微鏡等。
b.實驗步驟:
①將兩個洋蔥分別放入盛有水的A、B潔凈培養皿中,在室溫下培養發根,每天換水一次。約38h-48h后洋蔥萌生新根。
② 。
③培養相同時間后,各取A、B培養皿中洋蔥根尖數個,經過 制成臨時裝片。
④觀察A、B根尖分生區各1000個細胞,分別計算分裂指數。
c.實驗預期結果與結論:
①A培養皿中洋蔥根尖的分裂指數明顯大于B,說明三氯化鋁對細胞分裂有促進作用;
②A培養皿中洋蔥根尖的分裂指數和B相差不大,說明三氯化鋁對細胞分裂沒有影響;
③A培養皿中洋蔥根尖的分裂指數明顯小于B,說明三氯化鋁對細胞分裂有抑制作用。
d.根據你的預期結果,在本實驗的基礎上請再提出一個值得探究的課題,課題的名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驗證生長素和赤霉素在促進細胞生長方面有協同作用”的實驗。取生長狀況相同的燕麥胚芽鞘,切去尖端和基部,得到等長的中間段(稱Z胚芽鞘);將數量相同的Z胚芽鞘分別放人A、B、C、D四個培養皿中,加入等量的培養液(加有32P的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等)。A、B組處理如左圖,C、D組的處理與B組相比不同的是:C組加生長素、D組加赤霉素。將A、C、D三組的統計結果繪成下圖曲線。
(1) 獲得Z胚鞘芽要切去原來的尖端等部分,其實驗意義是排除胚芽鞘自身產生的
對實驗結果的干擾。
(2) A組不加激素但要加入 。
(3) 請預測B組的實驗結果,并添畫在右圖坐標中。
(4) 完成上述實驗后,還要對B組“Z胚芽鞘伸長部位的細胞”進行兩項檢測,檢測結果是得出相應結論不可缺少的旁證。請你完成檢測結果。
① 檢測放射性:細胞有放射性,其細胞核DNA 。
② 將Z胚芽鞘縱向切成若干切片,經過解離、漂洗、染色后,制成裝片,在高倍顯微鏡下觀察到其縱向伸長部位 。
(5) 如果用綠豆代替燕麥作完全相同的實驗,其結果是A組比C組的伸長值更大。請根據生長素作用的特性,推測該結果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