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水稻是一種自花傳粉植物。二倍體水稻的粳性與糯性是一對相對性狀,已知粳性花粉遇碘呈藍紫色,糯性花粉遇碘呈紅褐色。高莖粳稻與矮莖糯稻雜交,F1均為高莖粳稻,再讓F1自交產生F2。若這兩對相對性狀獨立遺傳,則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
A.取F 2植株的花粉粒用碘液處理,統計藍紫色與紅褐色花粉粒的比例約為3:1
B.將F1的花粉放在顯微鏡下觀察,能夠證明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C.測交法能驗證基因的分離定律,但不是最直接的方法
D.在F2中任取一株高莖粳稻和一株高莖糯稻雜交,后代可能出現3種不同的性狀分離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人體內有多種激素參與血糖的調節,比如胰島素、胰高血糖素、腎上腺素、腎上腺糖皮質激素等,這些激素中促進組織細胞加速攝取。利用和儲存葡萄糖的只有胰島素。下列相關敘述或推斷合理的是( )
A.腎上腺素和腎上腺糖皮質激素均可升高血糖
B.糖尿病患者體內胰島A細胞分泌的胰島素較少
C.正常人的血糖濃度不會超出0.8~1.2 mg/dL
D.人類患糖尿病的概率要比患低血糖的概率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滴灌施肥技術是在灌水的同時可以把肥料均勻地帶到作物根部,實現了水肥一體化管理。利用該技術,不僅能節省勞力,還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改善土壤環境狀況,實現豐產穩產。請結合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l)硝酸銨(NH4NO3)等無機鹽因在水中的溶解度____,經常作為滴灌施肥技術的首選肥料。無機鹽在植物體內主要以____的形式存在。將植物體烘干,然后點燃燒盡,最終得到的____就是無機鹽。
(2)利用滴灌施肥技術時,肥料溶液濃度不宜過高,否則會造成植物根細胞____,從而造成“燒苗”現象。
(3)滴灌可以保持土壤良好的水氣狀況,基本不破壞原有土壤結構。一方面可以有效促進土壤微生物作為____者將土壤中的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其中的CO2可作為植物______的原料,其中的無機鹽則與水肥中的無機鹽一起以____的方式被植物根細胞吸收。另一方面可以有效避免植物根細胞____產生酒精,造成“爛根”。
(4)在晴朗的夏日,采用該技術還可以有效降低“光合午休”,請解釋其中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為“探究酶的專一性”活動的實驗記錄表。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試管 | 1 | 2 | 3 | 4 | 5 | 6 |
1%淀粉溶液 | 3mL | — | 3mL | — | 3mL | — |
2%蔗糖溶液 | — | 3mL | — | 3mL | — | 3mL |
新鮮唾液 | — | — | 1mL | 1mL | — | — |
蔗糖酶溶液 | — | — | — | — | 1mL | 1mL |
37℃溫度恒溫水浴保溫 15 分鐘 | ||||||
本尼迪特試劑 | 2mL | 2mL | 2mL | 2mL | 2mL | 2mL |
實驗結果 |
A.若淀粉酶溶液濃度適當降低,為了保持 3 號顯色結果不變,則保溫時間應適當延長
B.本實驗的自變量為酶的種類或底物的種類,新鮮唾液需經過稀釋一定倍數處理
C.本實驗中須對底物溶液與酶溶液進行分別保溫后,再充分混合放入恒溫水浴中
D.若試管 1 號無陽性反應而 5 號有陽性反應,造成這種差異的可能原因是淀粉不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2,6二氯酚靛酚是一種藍色染料,能被還原劑還原成無色。從葉綠體中分離出類囊體,置于2,6二氯酚靛酚溶液中,對其進行光照,發現溶液變成無色,并有O2釋放。此實驗證明( )
A.光合作用在類囊體上進行
B.光反應能產生還原劑和O2
C.光合作用產物O2中的氧元素來自CO2
D.光合作用與葉綠體基質無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生物傳種接代過程中,能夠使染色體保持一定的穩定性和連續性的重要生理過程是( )
①有絲分裂 ②無絲分裂 ③減數分裂 ④受精作用
A.①②③B.①③④C.③④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與細胞相關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草履蟲的單個細胞就能完成各種生命活動
B.蛙的紅細胞分裂過程與中心體和紡錘體形成有關
C.動物細胞之間能發生融合與細胞膜的流動性有關
D.活細胞都能產生 ATP,但有些不能進行有絲分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微生物學家發現,當兩種不同的噬菌體顆粒(均為DNA病毒)同時感染一個細菌細胞時,產生的子代噬菌體中會出現新的基因組成的噬菌體。該過程體現了( )
A.噬菌體的DNA分子可以發生變異B.噬菌體的DNA以半保留方式復制
C.噬菌體顆粒中包含了RNA聚合酶D.噬菌體的有機物被細菌分解后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