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標項目 次數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甲 | 0.23 | 0.23 | 0.23 | 0.23 | 0.18 | 0.17 | 0.16 | 0.22 | 0.23 | 0.23 |
乙 | 0.45 | 0.45 | 0.44 | 0.45 | 0.55 | 0.55 | 0.52 | 0.50 | 0.46 | 0.45 |
丙 | 0.31 | 0.31 | 0.31 | 0.30 | 0.30 | 0.60 | 0.62 | 0.38 | 0.33 | 0.32 |
A. | 進入0℃環境時,首先增加的是乙指標,即促甲狀腺激素 | |
B. | 實驗過程中,乙增加到最大值后,隨丙降低而降低,這種調節方式屬于負反饋調節 | |
C. | 甲代表皮膚血流量,0℃時其數值降低,以減少熱量散發 | |
D. | 0℃時,在甲、乙、丙共同作用下,小鼠產熱增加,散熱減少,但是小鼠體溫仍然維持相對穩定 |
分析 在動物由25℃環境進入0℃環境時,應為: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增多→促甲狀腺激素增多→甲狀腺激素增多→產熱量增多,同時由于神經調節,皮膚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在動物由0℃環境進入25℃環境時,應為: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減少→促甲狀腺激素減少→甲狀腺激素減少→產生熱量減少,同時由于神經調節,皮膚血管舒張,血流量增加.分析表格數據,甲是皮膚血流量,乙是促甲狀腺激素,丙是甲狀腺激素.
解答 解:A、在動物由25℃環境進入0℃環境時,首先增加的是促甲狀腺激素,A正確;
B、體內甲狀腺激素含量過高時,會抑制垂體的作用,使促甲狀腺激素分泌減少,屬于負反饋調節,即乙增加到最大值后,隨丙增加而降低,B錯誤;
C、據分析可知,甲代表皮膚血流量,0℃時其血流量減少,以減少熱量散發,C正確;
D、0℃時,在甲、乙、丙共同作用下,小鼠產熱增加,散熱減少,但是小鼠體溫仍然維持相對穩定,D正確.
故選:B.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動物的激素調節,意在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以及甲狀腺激素的分級調節的理解掌握,難度適中.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組成單位 | |
B. | 糖原代謝的最終產物是葡萄糖 | |
C. | 蔗糖和乳糖水解的產物都是葡萄糖 | |
D. | 脂肪和生長激素是生物體內的能源物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克隆羊的誕生證明了已分化的動物細胞的細胞核仍具有全能性 | |
B. | 生物體內的細胞由于細胞分化全能性不能表達 | |
C. | 體外培養的人體干細胞形成組織或器官體現了動物細胞的全能性 | |
D. | 植物細胞離體培養在一定條件下能表現出全能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吉林省高二上學期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變異屬可遺傳變異的是
①玉米單株自交后代出現白化苗,后代仍白化
②由于水肥充足,玉米的穗大粒多
③四倍體西瓜的產生
④豌豆的黃皺和綠圓新類型的出現
⑤舊社會婦女纏足而產生的“小腳”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B | C | D | |
口腔上皮細胞 | 洋蔥葉肉細胞 | 脊髓灰質炎病毒 | 流感病毒 | |
堿基 | 5種 | 5種 | 4種 | 5種 |
核苷酸 | 5種 | 8種 | 8種 | 5種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南省高一上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下圖①~⑦為細胞器或細胞的某一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有關問題。
(1)①~⑦中不屬于生物膜系統的是________(填序號);控制物質進出細胞的結構是________(填序號)。
(2)抗體從產生到分泌到細胞外,依次經過的膜結構是________(填序號)。若用35S標記一定量的氨基酸來培養該細胞,測得細胞內三種細胞器上放射性強度發生的變化如圖所示,則圖中的a、b、c所示細胞器的名稱依次是_____________。
(3)⑤結構上可合成的物質是________,若⑦內b結構被破壞,這種物質的合成將不能正常進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