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分析題圖:圖示利用植物染色體雜交技術,將攜帶R(抗倒伏基因)和A(抗蟲基因)的豌豆染色質片段直接導入玉米體細胞,兩種染色質片段可隨機與玉米染色質融合形成雜交細胞,將雜交細胞篩選分化培育成既抗蟲又抗倒伏性狀的可育植株(F1).
解答 解:根據題干信息“兩種染色質片段可隨機與玉米染色質融合形成雜交細胞”可知,雜交細胞發生的是染色體結構變異(易位).雜交細胞培育成F1植株的原理是植物細胞的全能性,F1相當于雙雜合子,則該雜交植物在F2代首次出現性狀分離,其中既抗蟲又抗倒伏個體(A_B_)所占比例為$\frac{3}{4}$×$\frac{3}{4}$=$\frac{9}{16}$.
(2)植物染色體雜交育種的優點是克服遠緣雜交不親和障礙;縮短育種時間;可同時導入多個目的基因;目的性強等.
(3)若R(抗倒伏基因)和A(抗蟲基因)導入到不同對同源染色體上(如圖一的雜交細胞),則F2代會有4種表現型:只抗蟲不抗倒伏、只抗倒伏不抗蟲、既抗蟲又抗倒伏、既不抗蟲又不抗倒伏的,可是科研小組利用相同技術進行了同樣的育種過程,卻發現F2出現了不同情況,只出現3種表現型:只抗蟲不抗倒伏、只抗倒伏不抗蟲、既抗蟲又抗倒伏,那說明R(抗倒伏基因)和A(抗蟲基因)導入到一對同源染色體上,圖示如下:
(4)一般驗證一個體的基因型用該個體和隱性表現型的雜交,即測交,故實驗方案:用F1植株與野生型玉米雜交,觀察并統計后代的表現型與比例,遺傳圖解如下:
故答案為:
(1)易位(染色體結構變異) 植物細胞的全能性 F2 $\frac{9}{16}$
(2)實現種間遺傳物質的交換(克服遠緣雜交不親和障礙、克服物種間生殖隔離的障礙);
目的性強(針對性強);可同時導入多個目的基因
(3)
實驗方案:用F1植株與野生型玉米雜交,觀察并統計后代的表現型與比例
遺傳圖解:
點評 本題結合圖解,考查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及應用、基因工程、育種等知識,要求考生識記染色體變異的類型;識記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操作步驟;識記植物組織培養的原理及過程;掌握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能運用逐對分析法進行相關概率的計算.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細胞種類 | 小腸上皮細胞 | 平滑肌細胞 | 心肌細胞 | 神經細胞 | 白細胞 |
壽命 | 1-2天 | 很長 | 很長 | 很長 | 5-7天 |
能否分裂 | 能 | 能 | 不能 | 絕大多數不能 | 不能 |
A. | 壽命短的細胞一定能分裂,壽命長的細胞一定不能分裂 | |
B. | 細胞的壽命與它們承擔的功能無關 | |
C. | 可以推測,皮膚表皮細胞的壽命很短 | |
D. | 可以推測,哺乳動物的紅細胞的壽命很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用32P和35S標記噬菌體侵染普通的細菌,子代噬菌體核酸和外殼中均可檢測到32P和35S | |
B. | 用普通噬菌體侵染32P和35S標記的細菌,子代噬菌體核酸和外殼中均可檢測到32P和35S | |
C. | 用14C標記的噬菌體侵染普通的細菌,子代噬菌體核酸和外殼中均可檢測到14C | |
D. | 用普通的噬菌體侵染14C標記的細菌,子代噬菌體核酸和外殼中均可檢測到14C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若X代表麥芽糖的量,Y代表葡萄糖生成速率,則b點以后,麥芽糖酶全部參與催化 | |
B. | 若X代表麥芽糖的量,Y代表葡萄糖生成速率,則溫度上升5℃,b點向左下方移動 | |
C. | 若X代表時間,Y代表生成的葡萄糖總量,則b點以后化學反應停止 | |
D. | 若X代表時間,Y代表生成的葡萄糖總量,則溫度上升5℃,b點向右下方移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方法 | 組別 | IBA濃度(mg/L) | 12d生根率(%) | 18d生根率(%) | 30d生根率(%) |
Ⅰ | 1 | 0 | 0 | 1 | 1 |
2 | 0.05 | 0 | 20 | 74 | |
3 | 0.1 | 0 | 12 | 50 | |
4 | 0.2 | 0 | l1 | 48 | |
5 | 0.5 | 0 | 10 | 47 | |
Ⅱ | 6 | 0 | 0 | 1 | 1 |
7 | 200 | 70 | 100 | 100 | |
8 | 500 | 4 | 90 | 91 | |
9 | 1000 | 0 | 87 | 8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正常情況下,甲圖中紅花植株的基因型有iiDDRR、iiDDRr、iiDdRR和iiDdRr四種 | |
B. | 乙圖中的突變體①、②、③的花色相同,說明花色素的合成量與體細胞內R、r的位置有關 | |
C. | 圖丙中r的mRNA與R的mRNA的末端比較,發現其末端序列存在差異(若起始密碼子位置相同,UAA、UAG 與 UGA 為終止密碼子),則二者編碼的氨基酸在數量上相差4個 | |
D. | 基因型為iiDdr的突變體自交所形成的部分受精卵不能發育,其根本原因是缺少發育成完整個體的部分基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福建省福州市鼓山校區高二上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5秋•遂寧期末)某人下丘腦受到損傷,可能會導致他的( )
①睪丸生長發育受到影響
②甲狀腺激素分泌受到影響
③體溫調節受到影響
④水平衡的調節受到影響
⑤血糖平衡的調節受到影響
⑥言語活動功能障礙.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⑤⑥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