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面是四位同學拼制的RNA分子平面結構模型,正確的是()
A. B.
C. D.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人的X染色體和Y染色體大小、形態不完全相同,但存在著同源區(Ⅱ)和非同源區(Ⅰ、Ⅲ)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推測錯誤的是
A. Ⅰ片段上某隱性基因控制的遺傳病,女性患病率低于男性
B. Ⅱ片段上某隱性基因控制的遺傳病,其遺傳與性別不相關
C. Ⅲ片段上某基因(M)控制的遺傳病,患者的女兒全正常,兒子全患病
D. Ⅰ片段上某顯性基因控制的遺傳病,男性患者的母親和女兒一定患該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表示某種植物的葉肉細胞中的甲、乙兩種細胞器及在這兩種細胞器中所進行的生理活動之間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甲乙產生的ATP可用于細胞的各項生命活動
B. 該葉肉細胞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
C. 甲乙細胞器進行相關生理過程中產生的[H]是同種物質
D. 改變光照強度一定會改變甲細胞器中生理活動的強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對某自然保護區內甲、乙兩個不同物種的種群數最進行了調查之后,又開展了連續4年的跟蹤調查,計算其L值(L=當年末種群個體數量/前一年來種群個體數量),結果如圖所示。下列關于這4年調查期間的種群致最變化的敘述,錯誤的是
A. 第1年末甲乙兩種群的增長速度不一定相等
B. 第2年來乙種群數最不一定大于甲
C. 第3年來乙種群數量達到了最大值
D. 這4年中甲種群每年增加的數量是相等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請利用所給的含有大腸桿菌生長所需各種營養成分的培養基(分別含32P標記的核苷酸和35S標記的氨基酸)、大腸桿菌菌液、T2噬菌體進行實驗,證明DNA是遺傳物質。實驗過程:
步驟一:分別取等量含32P標記的核苷酸和含35S標記的氨基酸的培養基裝入兩個相同培養皿中,并分別編號為甲,乙;
步驟二:在兩個培養皿中接入__________,在適宜條件下培養一段時間;
步驟三:放入____,培養一段時間,分別獲得____和____標記的噬菌體;
步驟四:用上述噬菌體分別侵染____的大腸桿菌,經短時間保溫后,用攪拌器攪拌、放入離心管內離心;
步驟五:檢測放射性同位素存在的主要位置。
預測實驗結果:
(1)在甲培養皿中獲得的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攪拌、離心后結果如____圖。
(2)在乙培養皿中獲得的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攪拌、離心后結果如____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將小麥種子分別置于20℃和30℃培養箱中培養4天,依次取等量的萌發種子分別制成提取液Ⅰ和提取液Ⅱ。取3支試管甲、乙、丙,分別加入等量的淀粉液,然后按下圖加入等量的提取液和蒸餾水,30℃水浴保溫5分鐘,立即在3支試管中加入等量斐林試劑并60℃水浴2分鐘,搖勻觀察試管中的顏色。結果 ( )
A. 甲呈藍色,乙呈磚紅色,丙呈無色
B. 甲呈無色,乙呈磚紅色,丙呈藍色
C. 甲、乙皆呈藍色,丙呈磚紅色
D. 甲呈淺磚紅色,乙呈磚紅色,丙呈藍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人體內基因對性狀的控制過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基因1和基因2一般不會出現在人體的同一個細胞中
B. 圖中①②所示的過程分別在細胞核、核糖體中進行
C. ③④過程的結果存在差異的根本原因是血紅蛋白的分子結構不同
D. 該圖只反映了基因通過控制蛋白質結構直接控制生物性狀的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