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在適宜條件下測得的某植物葉綠體色素吸收光能的情況,有關分析不正確的是
波長(nm) | 400 | 450 | 500 | 550 | 600 | 670 | 700 | |
吸收光能的百分比(%) | 葉綠素a | 40 | 68 | 5 | 15 | 16 | 40 | 16 |
全部色素 | 75 | 93 | 50 | 35 | 45 | 75 | 35 | |
A.O2的釋放速率變化與全部色素吸收光能百分比變化基本一致
B.光的波長由550nm轉為670nm時,葉綠體中C3的量會增加
C.該植物缺Mg時,葉綠素a吸收的光能百分比的減少幅度更大
D.環境溫度降低,該植物對光能的利用效率降低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河南省南陽市高三4月模擬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實驗操作不當一般情況下不能達到預期結果,但有的實驗或調查若能及時調整也能完成。下列有關敘述合理的是( )
A. 提取光合作用色素實驗中,如發現濾液顏色太淺,可往濾液中再添加適量CaCO3
B. 探究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活性時,如發現試管中溶液pH為0.9時,可調至中性
C. 調查遺傳病發病率時,如發現樣本太少,可擴大調查范圍,已獲得原始數據不能再用
D. 鑒定蛋清中蛋白質時,發現只有斐林試劑的甲、乙液,可減少滴加斐林試劑乙液的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山西省高三第二學期階段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8分)某種番茄的黃化突變體與野生型相比,葉片中的葉綠素、類胡蘿卜素含量均降低。凈光合作用速率(實際光合作用速率-呼吸速率)、呼吸速率及相關指標見下表。
材料 | 葉綠素 a/b | 類胡蘿卜素/葉綠素 | 凈光合作用速率 (μmolCO2·m-2·s-1) | 細胞間CO2濃度 (μmolCO2·m-2·s-1) | 呼吸速率 (μmolCO2·m-2·s-1) |
突變體 | 9.30 | 0.32 | 5.66 | 239.07 | 3.60 |
野生型 | 6.94 | 0.28 | 8.13 | 210.86 | 4.07 |
(1)葉綠體中色素分布在 上,可用 提取;下圖為野生型葉片四種色素在濾紙條上的分離結果,其中 (填標號)色素帶含有鎂元素。
(2)番茄的黃化突變可能 (促進/抑制)葉綠素a向葉綠素b轉化的過程。
(3)突變體葉片葉綠體對CO2的消耗速率比野生型降低了 μmolCO2·m-2·s-1。研究人員認為氣孔因素不是導致突變體光合速率降低的限制因素,依據是: 。
(4)番茄果實在成熟過程中,主要受 (激素)調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寧夏銀川市高三下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一個成年人在靜止狀態下,24h內有40kg的ATP發生轉化,在緊張活動的情況下,ATP的消耗可達0.5kg/min。下列關于ATP的敘述正確的是
A.ATP末端磷酸基團周轉極其迅速,在維持ATP含量的動態平衡
B.ATP的高能磷酸鍵水解后可以成為構成DNA的基本單位之一
C.ATP是細胞內能量的通貨是因為靠近腺苷的高能磷酸健易斷也易合成
D.在缺氧和有氧的條件下線粒體中都能產生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南株洲第二中學高三下學期第11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9分)某研究者對某一大豆新品種種子萌發和幼苗生長過程開展研究,首先將大豆種子置于水分、空氣、光照等條件適宜的環境中培養,定期檢測萌發種子的重量變化,結果如圖甲所示。再選取大豆幼苗放在溫室中進行無土栽培實驗,下圖為該幼苗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圖,請分析回答有關問題。
(1)如圖甲所示,實驗小組在第4天測得的種子吸收的O2與釋放的CO2之比為1:3,此時大豆細胞內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比值為 ;6天后種子重量減少的主要原因是 ,第 天,大豆的光合速率與呼吸速率大致相當。研究者用含 18 O 的葡萄糖追蹤根細胞有氧呼吸中的氧原子,其轉移途徑是 。
(2)據圖乙分析,限制 AB 段 CO 2 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若白天溫室溫度高于5℃, 則白天溫室中CO2濃度的變化情況是 ,為獲得最大經濟效益,溫室應控制的最低溫度為 ℃ 。
(3)圖乙C 點時葉肉細胞產生的 O 2 的移動方向是 ,圖中 (填字母)點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機物的兩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黑龍江哈爾濱第六中學高三下三模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回答下列有關生物進化的問題:
(1)在一個隨機交配的足夠大的種群中,某一相對性狀(A、a)中顯性性狀表現型的頻率是0.51,如果該種群滿足四個基本條件,即種群足夠大、不發生________、不發生________、沒有遷入遷出,且種群中個體間隨機交配,則該種群繁殖一代后雜合子Aa的頻率是 ;若該種群只在具有相同的表現型的個體之間交配,則基因頻率會變小的基因是 。
(2)某種蘭花有細長的花矩(如圖),花矩頂端貯存著花蜜,這種蘭花的傳粉需借助具有細長口器的蛾在吸食花蜜的過程中完成。口器與花矩的相互適應是 _____________的結果,在自然界中,該過程不僅發生在不同物種之間,還發生在 之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黑龍江哈爾濱第六中學高三下三模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為恩格爾曼用透過三棱鏡的光照射水綿時,發現好氧細菌大量集中在如圖所示區域,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
A.水綿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能進入細菌的線粒體與[H]結合生成H2O
B.實驗過程中裝片需放置在沒有空氣的黑暗環境中目的是隔絕二氧化碳
C.圖中細菌分布的差異是由于水綿不同區域有機物的含量不同造成的
D.圖中細菌分布的差異是由于在不同波長光下氧氣的產量不同造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福建省高三下學期第三次周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圖甲為某種綠色植物葉片的氣孔結構示意圖。研究人員將該葉片放在溫度為15℃的密閉容器中,研究光照強度與光合作用速率的關系,結果如圖乙所示。據圖分析回答有關問題:
(1)在黑暗條件下,保衛細胞中合成ATP的場所是 。
(2)圖甲中保衛細胞圍成氣孔部分的細胞壁較厚,而外側的壁較薄。箭頭為炎熱夏季中午的細胞中水分流動的總方向,推測此時保衛細胞可能處于 狀態,氣孔處于 狀態,因而會影響葉肉細胞光合作用的 反應,使其葉肉細胞內C3的含量變化是 。
(3)據圖乙分析,在lklx的光照條件下,該葉片在5h內光合作用產生O2量為 mL;影響A點上下移動的外界因素主要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黑龍江哈爾濱第六中學高一下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DNA分子的一條單鏈中,上述比例在其互補單鏈中和整個DNA分子中分別是
A.0.4和0.4 B.0.4和0.6 C. 0.6和0.1 D. 2.5和1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