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某種限制性內切酶在一線性DNA分子上有3個酶切位點,如下圖中箭頭所指。如果該線性DNA分子在3個酶切位點上都被該酶切斷,則會產生a、b、c、d四種不同長度的DNA片段。現有多個上述線性DNA分子,若在每個DNA分子上至少有1個酶切位點被該酶切斷,則從理論上講,經該酶酶切后,這些線性DNA分子最多能產生長度不同的DNA片段種類數是
A.3 B.4 C.9 D.12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遼寧省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0分,每空1分)下圖示生物圈中部分物質的循環。A、B、C、D構成生物群落,第①-⑨號箭頭表示循環過程。請據圖分析回答:
若此圖為碳循環的部分示意,則:
(1)限制我國西北地區①過程總量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_____ ______。完成①過程的能量來源是 。⑧過程是指 作用,碳在無機環境與生物群落之間的循環是以 形式循環的。指出上圖作為碳循環圖解的不完整之處 。
(2)生態系統之所以能維持相對穩定是由于生態系統具有 能力,該能力的基礎是 。
(3)以下表示動物利用食物的過程:
據圖分析:
①.恒溫動物的④/③值一般 變溫動物;(高于或低于)
②.提高圈養動物生長量一般需提高 比值;(用圖中數字表示比值)
③.食肉哺乳動物的③/②值一般 食草哺乳動物。(高于或低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海南省高二第二學期段考文科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河流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共有4個營養級,分別以a、b、c、d表示。一年內輸入這4個營養級的能量數值如下表:
營養級 | a | b | c | d |
能量(J·m-2) | 141.10×105 | 15.91×105 | 0.88×105 | 871.27×105 |
該生態系統中初級消費者所屬營養級是( )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海南省高二第二學期段考文科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內分泌腺與其分泌激素對應錯誤的是( )
A.垂體促甲狀腺激素 B.胰島
胰高血糖素
C.甲狀腺甲狀腺激素 D.睪丸
促性腺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海南省高二第二學期段考理科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0分)結合配子的發生及受精作用,回答下列問題:
(1)精子細胞經變形后, 發育形成精子的頂體,頂體內含有的頂體酶能協助精子依次穿過卵子的 和 。
(2)某動物排卵時,減數第一次分裂尚未完成,此時卵子處于 卵母細胞階段,當該細胞發育至 時,才具備受精能力。若在卵細胞膜和透明帶之間看到兩個極體,則表明 過程已完成。
(3)精子與卵子在 相遇,當精子觸及卵細胞膜的瞬間,會產生阻止后來精子進入透明帶的生理反應,稱為 。精子頭部進入卵細胞膜后,立即發生 ,阻止多精入卵。當 ,受精過程至此結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海南省高二第二學期段考理科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生物工程中常見的幾種酶的敘述,正確的是
A.DNA連接酶可把目的基因與載體的黏性末端的堿基黏合,形成重組DNA
B.限制性核酸內切酶將一個DNA分子片段切成兩個片段需消耗一個水分子
C.Taq酶是用PCR儀對DNA分子擴增過程中常用的一種耐高溫的DNA聚合酶
D.纖維素酶和果膠酶處理植物細胞獲得原生質體,便于植物雜交育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海南省高二第二學期段考理科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表示蛙的受精卵發育至囊胚過程中,DNA總量、每個細胞體積、所有細胞體積之和、有機物總量的變化趨勢(橫坐標為發育時間)。其中正確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廣東省高二下學期4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英國科學家維爾穆特首次用羊的體細胞(乳腺細胞)成功地培育出一只小母羊,取名“多利”,這一方法被稱之為“克隆”,以下四項中與此方法在本質上最相近的是( )
A.將兔的早期胚胎分割后,分別植入兩只母兔的子宮內,并最終發育成兩只一樣的兔子
B.將人的抗病毒基因嫁接到煙草DNA分子上,培育出具有抗病毒能力的煙草新品種
C.將鼠骨髓瘤細胞與經過免疫的脾細胞融合成雜交瘤細胞
D.將人的精子與卵細胞在體外受精,待受精卵在試管內發育到囊胚期時,再植入女性子宮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吉林省長春市高三質檢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9分)下表是某同學探究溫度對酶活性影響的實驗操作和實驗現象的記錄。請回答:
實驗操作分組 | 甲組 | 乙組 | 丙組 |
① 向試管中加入唾液淀粉酶溶液 | 1mL | 1mL | 1mL |
② 向試管中加入可溶性的淀粉溶液 | 2mL | 2mL | 2mL |
③ 控制溫度 | 0℃ | 37℃ | 60℃ |
④ 將唾液淀粉酶溶液與可溶性淀粉溶液混合振蕩后分別保溫5min | |||
⑤ 向試管中滴加碘液 | 1滴 | 1滴 | 1滴 |
⑥ 觀察實驗現象 | 變藍 | 不變藍 | 變藍 |
(1)為保證實驗的科學性和嚴謹性,該同學在此實驗操作過程中至少需要_______支試管。
(2)若實驗結束后,將甲組的溫度調節到37℃,保溫一段時間后,甲組的實驗現象是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該實驗的基礎上要進一步探究唾液淀粉酶的最適溫度,實驗設計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將實驗中的唾液淀粉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換為新鮮肝臟研磨液和H2O2溶液,你認為是否科學?____________,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