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染色體是由兩條染色質經高度雙螺旋后形成 |
B、在分裂間期,細胞中的染色體經復制后加倍 |
C、神經細胞和次級精母細胞的染色體組數相等 |
D、染色體變異是可以用顯微鏡直接觀察到的 |
結 構 時 期 |
染色體 數 |
染色單 體數 |
DNA 分子數 | ||
有 絲 分 裂 |
間期 | 2n | 0→4n | 2n→4n | |
分裂期 | 前、中期 | 2n | 4n | 4n | |
后期 | 2n→4n | 4n→0 | 4n | ||
末期 | 4n→2n | 0 | 4n→2n | ||
減 數 分 裂 |
間期 | 2n | 0→4n | 2n→4n | |
減 Ⅰ |
前、中期 | 2n | 4n | 4n | |
后期 | 2n | 4n | 4n | ||
末期 | 2n→n | 4n→2n | 4n→2n | ||
減Ⅱ | 前、中期 | n | 2n | 2n | |
后期 | n→2n | 2n→0 | 2n | ||
末期 | 2n→n | 0 | 2n→n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CO2濃度下降從DE段開始,說明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是從D點開始的 |
B、BC段較AB段CO2濃度增加減慢,可能是因為低溫使植物呼吸作用減弱 |
C、FG段CO2濃度下降不明顯,是因為氣孔關閉,葉片對CO2的吸收減少 |
D、H點CO2濃度最低,說明此時植物積累有機物最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該遺傳病是顯性遺傳病 | ||
B、1、2號后代出現了性狀分離 | ||
C、若3、4號為異卵雙生,則二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為
| ||
D、若3、4號為同卵雙生,則二者性狀差異來自基因重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Ⅲ3個體一定攜帶與乙遺傳病相關的致病基因 | ||
B、若乙病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且Ⅱ4攜帶乙病致病基因,則Ⅲ3攜帶乙病致病基因的概率是
| ||
C、若甲、乙病各受一對等位基因(核基因)控制,且Ⅱ4不攜帶乙病致病基因,則兩對基因中非等位基因之間一定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 ||
D、若甲病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該病對人體的正常生長、發育和生殖等影響很小,且在一個自由婚配的自然人群中其發病率為19%,則甲病患者中,雜合子約占1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2)(3)(5) |
B、(2)(3)(5)(7) |
C、(2)(3)(5)(6)(7) |
D、(2)(3)(5)(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生物體內ATP與ADP之間時刻發生相互轉化 |
B、骨骼肌劇烈運動時收縮所需要的能量直接來自ATP |
C、動植物形成ATP的途徑分別是細胞呼吸和光合作用 |
D、ATP中含有的元素是C、H、O、N、P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OA區間 |
B、OB區間 |
C、進入大于OA區間 |
D、進入大于OB區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雜草密度(株/m2) | 物種豐富度 (種) |
雜草相對優勢度 | |||||
草龍 | 節節菜 | 稗草 | 陌上菜 | 異型莎草 | |||
常規區 | 40 | 12.0 | 0.247 | 0.189 | 0.100 | 0.102 | 0.094 |
稻鴨區 | 2.3 | 5.3 | 0 | 0.259 | 0.271 | 0.089 | 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