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類的性別由性染色體決定(ZZ 雄性, ZW 雌性)。DMRT1基因只存在于Z 染色體上,該基因在雞胚雌雄性腺中表達量不同, 即在雄性性腺中的表達量約是雌性性腺中表達量的 2 倍。該基因在雄性的高表達量開啟性腺的睪丸發育, 而在雌性的低表達量開啟性腺的卵巢發育。以下分析推測正確的是( )
A.母雞性反轉為公雞可能與特殊條件下DMRT1的低表達量有關 |
B.性染色體增加一條的ZZW個體性別為雌性 |
C.性染色體缺失一條的ZO個體性別為雄性 |
D.性染色體缺失一條的WO個體可能不能正常發育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有關胚芽鞘的實驗如下圖,敘述正確的是
A.圖1中A、B都可發生向右彎曲生長
B.圖2中放M、N的胚芽鞘生長速度相同
C.圖1中C、D都不彎曲,其原理不同
D.圖2中放M、N的胚芽鞘向光彎曲生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關于細胞生命歷程的敘述錯誤的是
A.細胞表面積與體積的關系限制了細胞的長大 |
B.垂體細胞中生長激素基因表達時其它基因則不表達 |
C.細胞凋亡是由基因決定的細胞自動結束生命的過程 |
D.干細胞是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細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可遺傳變異的敘述,正確的是
A.A基因可自發突變為a1或a2基因,但a1基因不可回復突變為A基因 |
B.有性生殖的生物,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間可以發生基因重組 |
C.Ti質粒的T-DNA片段整合到土壤農桿菌的DNA上,屬于染色體變異 |
D.殺蟲劑誘導了害蟲產生抗藥性突變,使害蟲抗藥性增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圖是高中生物有關實驗操作或實驗現象,敘述錯誤的是
A.圖甲是觀察根尖細胞有絲分裂的圖像,若要看清分裂期的細胞,應將裝片適當右移 |
B.圖乙是觀察黑藻細胞的細胞質流動的圖像,可用葉綠體作為參照物 |
C.圖丙是植物細胞質壁分離及其復原實驗,在兩次高倍鏡觀察之間時間不宜停留過長 |
D.圖丙中用低倍鏡觀察不到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的質壁分離和復原過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人的體細胞中,除一條X染色體外,其余的X染色體能濃縮成染色較深的染色質塊,通常位于間期細胞的核膜邊緣,稱為巴氏小體。分析錯誤的是
A.取女性的少許口腔上皮細胞染色制片即可用顯微鏡觀察到巴氏小體 |
B.巴氏小體的形成是一種染色體結構變異 |
C.對參賽的運動員進行性別鑒定時可采用觀察巴氏小體的方法 |
D.男性的體細胞核中出現巴氏小體,說明發生了染色體數目變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在“稻一萍一魚”生態系統中,雖有危害水稻的病菌、害蟲和雜草,但魚的活動可起到除蟲、松土和增氧的作用,紅萍葉片內的藍藻固氮可促進紅萍和水稻生長,對以此模式形成的生態系統,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魚至少占有兩個營養級 |
B.該系統能完成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的功能 |
C.生物間存在競爭、捕食、寄生、互利共生等關系 |
D.生物群落只存在垂直結構,不存在水平結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質壁分離和質壁分離復原的敘述,正確的是
A.能否發生質壁分離和質壁分離復原也可作為判斷動物細胞是否為活細胞的依據 |
B.在質壁分離現象中,質壁分離后的細胞壁周圍溶液為水 |
C.將洋蔥根尖分生區細胞放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能觀察到質壁分離現象 |
D.在質壁分離和質壁分離復原過程中,主要是觀察細胞中液泡體積的變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生態系統的圖像表述,不正確的是( )
A.圖1大、小草履蟲的關系是捕食,因為曲線表現出此消彼長 |
B.圖2中,a、b、c三個地域中,生物多樣性最高的是a |
C.圖3中,假設丙、丁、甲、乙構成一條食物鏈,甲增加,則丁減少、乙增多 |
D.圖4中,昆蟲與鳥的關系是捕食和競爭,鳥屬于第二、三營養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