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建立自然保護區屬于就地保護.
2、對朱鹮來說,繁殖一代后原來個體還存在,個體總數應為2200×(1+m);繁殖n代以后,朱鹮的種群數量為2200×(1+m)n.
3、分析食物網:該食物網有4條食物鏈,處于第二營養級的生物有浮游動物、小魚、泥鰍,相鄰兩個營養級之間的傳遞效率為10%-20%
4、自然選擇會導致種群 基因頻率的(定向)改變.
解答 解:(1)建立自然保護區屬于就地保護.
(2)對朱鹮來說,繁殖一代后原來個體還存在,個體總數應為2200×(1+m);繁殖n代以后,朱鹮的種群數量為2200×(1+m)n.
(3)通過試題分析可知:處于第二營養級的生物有浮游動物、小魚、泥鰍,若有750kg浮游植物,朱鹮獲取能量最多時應該處于第三營養級,且相鄰兩個營養級之間的傳遞效率為20%.則朱鹮獲取能量為750×20%×20%=30kg.朱鹮攝食同化的碳主要通過 自身的呼吸作用釋放到無機環境中.
(4)在繁殖期朱鹮主要通過“炫耀”的方式尋求配偶,這屬于信息傳遞中的行為信息.
故答案為:
(1)就地
(2)2200 (1+m)n
(3)浮游動物、小魚、泥鰍 30kg 自身的呼吸作用和分解者/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4)行為
點評 本題考查種群數量變化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圖和判斷能力,屬于中檔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南省洛陽市新安三高高三上12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3秋•中原區校級期中)φX174噬菌體中的DNA為單鏈,有5386個堿基,其中A約占20%.φX174噬菌體進入宿主后,合成互補鏈,形成環狀雙鏈的繁殖型DNA(RF﹣DNA).以此RF﹣DNA為模板,合成作為噬菌體基因組的環狀單鏈DNA及噬菌體的蛋白質,形成噬菌體粒子.一個用32P標記的φX174噬菌體侵入無放射性的細菌后,釋放出100個子代噬菌體粒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子代噬菌體中含有放射性的粒子占
B.生成100個φX174噬菌體需消耗G159964個
C.φX174噬菌體的增殖過程不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D.噬菌體粒子的形成需要解旋酶、DNA聚合酶等多種酶的參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ATP與ADP的相互轉化,在活細胞中是永無休止的 | |
B. | ATP與ADP是同一種物質的兩種形態 | |
C. | 生物體內的ATP含量很多,從而保證了生命活動所需能量的持續供應 | |
D. | ATP與ADP的相互轉化,使生物體內的各項反應在常溫常壓下快速順利地進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省保定市高三上摸底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5•河西區一模)如圖表示20℃時玉米光合速率與光照強度的關系,SA、SB、SC依次表示有關物質量的相對值,下列說法中不準確的是( )
A.SA+SB+SC表示光合作用總量
B.SC﹣SA表示凈光合作用量
C.若植物缺少鎂元素,D點左移
D.若提高CO2濃度,則B點左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小麥開花時因天氣原因未能完成正常受粉,可噴灑適宜濃度生長素溶液以減少損失 | |
B. | 玉米矮化病毒能顯著抑制玉米植株的生長使植株矮小,可能是該病毒抑制了赤霉素合成 | |
C. | 噴灑一定濃度的生長素溶液可以控制柑橘和葡萄柚的落果,使之在未采摘時不脫落 | |
D. | 進行植物組織培養時,向培養基中加入細胞分裂素有利于細胞的分裂和生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利用果膠酶去除水果細胞壁中的某些成分從而提高出汁率 | |
B. | 通過滴加肝臟研磨液促使過氧化氫的分解 | |
C. | 淀粉酶可以用雙縮脲試劑鑒定呈紫色 | |
D. | 滴加FeCl3溶液提高過氧化氫的分解速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種內斗爭、化學信息 | B. | 種內斗爭、行為信息 | ||
C. | 種間斗爭、化學信息 | D. | 種間斗爭、物理信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