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上述過程說明地理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標志 |
B、留居A地區甲種群的基因頻率不再發生改變 |
C、乙、丙兩個種群間不能進行基因交流,它們的基因庫存在較大差異 |
D、甲、乙兩個種群間存在生殖隔離,它們的基因庫組成完全不同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基因突變、姐妹染色單體分開形成的染色體未分離 |
B、交叉互換、姐妹染色單體分開形成的染色體未分離 |
C、基因突變、同源染色體未分離 |
D、交叉互換、同源染色體未分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自然選擇直接作用于個體的表現型,并決定了生物的進化方向 | ||
B、在沒有自然選擇的情況下,種群的基因頻率仍然可能發生改變 | ||
C、研究種群“S”型增長曲線在控制有害動物的應用時,人們發現種群數量控制在“
| ||
D、種群研究的核心問題是種群數量的變化規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觀察植物細胞的減數分裂,不可選用開放的豌豆花的花藥作為實驗材料 |
B、用高倍顯微鏡觀察葉綠體和線粒體實驗材料不需要保持活性 |
C、觀察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實驗材料為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 |
D、探究促進生根的最適NAA濃度需要做預實驗,其目的是減小實驗誤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圖中A=D,B=E,C=F | ||
B、K中能量包括兔子尸體及狼糞便中的能量 | ||
C、食物鏈中能量最少的是分解者所處的營養級 | ||
D、第一營養級與第二營養級間的能量傳遞效率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②④均使用紙層析方法 |
B、①④均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法 |
C、②③均使用95%的酒精 |
D、③④均使用了光學顯微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甲、乙、丙的化學組成中均有五碳糖 |
B、甲、乙最多共由8種核苷酸組成 |
C、丙可作為細胞內的直接能源物質 |
D、乙的水解產物中可能含有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胡蘿卜素的提取原理是色素易溶于有機溶劑 |
B、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和果酒發酵時可用重鉻酸鉀檢測產物的生成 |
C、用顯微鏡直接計數所統計的菌體數目一般高于活細菌的實際數目 |
D、可利用蒸餾水和甲苯來破裂細胞,以制備細胞膜或提取血紅蛋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