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分)人類最常見的半乳糖血癥是由半乳糖-1-磷酸尿苷轉移酶(GALT)缺乏而引起的一種遺傳病,控制該酶合成的基因(用B、b表示)位于第9號染色體短臂p13區。在一般人群中,約每150人中有1人為該病基因的攜帶者。雜合子一般不發病,但其GALT活性僅為正常人的50%。某正常男子(甲)有一個患病哥哥和患病妹妹(乙),父母均正常。據調查:甲的父母是姑表親,在該家族近五代中也出現過其他患者,但在五代以前從未出現該病患者和GALT活性較低的人。請根據信息回答問題。
(1)半乳糖血癥是一種遺傳病 (填選項中的字母)。造成該家族患此遺傳病的根本原因是 。
A. 常染色體顯性 B. 常染色體隱性 C. X染色體顯性 D. X染色體隱性
(2)甲的父母所生子女患病的概率是 。若甲的父親當初與無血緣關系的正常女性婚配,后代患病的概率是 。由于有血緣關系的近親中含有從上代遺傳下來的 概率高,近親婚配可導致后代遺傳病發病率明顯高于正常人。因此,我國婚姻法規定禁止 結婚。
(3)半乳糖血癥是一種半乳糖代謝異常的疾病,半乳糖代謝的大致過程如下圖所示。
半乳糖激酶(GALK)的基因位于17號染色體q21-22區,在隱性純合(a)時,GALK無法合成。若檢測甲的血漿,推測其半乳糖-1-磷酸濃度高于正常人,但卻低于乙的概率是 ;在乙的血漿中檢測出雖然半乳糖-1-磷酸濃度較高,但半乳糖濃度不高,推測她的基因型可能是 。過多的半乳糖-1-磷酸堆積于腦、肝、腎小管等組織中,會引起這些器官損害。從基因、蛋白質與性狀的關系分析,GALK、GALT基因通過 ,進而控制性狀。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南懷化市高三二模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科學家的研究過程或方法思路不正確的是( )
A. 摩爾根通過研究果蠅的眼色遺傳,運用假說演繹法,證明了“基因在染色體上”
B.1928年格里菲斯的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和1953年赫爾希和蔡斯的噬菌體侵染細菌實
驗的研究方法都是設法把DNA與蛋白質分開,研究各自的效應
C. 薩頓根據基因和染色體的平行關系,類比推理出基因位于染色體上
D.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利用構建物理模型的方法發現了DNA規則的雙螺旋模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福建省泉州市高中畢業班單科質量檢查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生態系統豐富的植物資源為黑線姬鼠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條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鷹前來捕食。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該生態系統的結構包括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
B.黑線姬鼠種群數量下降說明群落的豐富度下降
C.能量作為動力促使碳元素在群落和無機環境之間循環
D.植物→鼠→鷹這條食物鏈中,初級消費者含的能量最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福建省泉州市高中畢業班單科質量檢查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生命活動過程中,不消耗ATP的是
A.葉綠體基質中將C3還原為糖類 B.螢火蟲發光細胞發出熒光
C.線粒體內膜上[H]與氧結合生成水 D.植物根細胞逆濃度吸收無機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北京市延慶縣高三3月模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圣露西亞島有兩種植物靠一種蜂鳥傳粉。一種植物的花蕊蜜管直而短,另一種則彎而深,雌鳥的長鳥喙適于在彎曲的長筒狀花蕊蜜管中采蜜;雄鳥短鳥喙適于在短小筆直的花蕊蜜管中采蜜,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生物逐漸適應。由此不能得出的結論是
A.雌雄鳥采蜜植物的差異緩解了雌雄蜂鳥間的種內斗爭
B.上述兩種植物與蜂鳥的相互適應有利于各自繁衍后代
C.花蕊蜜管的形態與鳥喙的長度是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
D.題中所述的各種生物構成了一個相互依存的生物群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北京市通州區4月高三年級模擬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誘導胡蘿卜韌皮部細胞形成綠色幼苗的過程中,一定不會同時發生
A.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 B.有絲分裂與細胞分化
C.ATP的合成與分解 D.基因突變與基因重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北京市高三上學期期末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0分)下圖表示科學家研究蛋白質合成過程中的相關實驗,請回答:
(1)①→②過程中利用3H-尿嘧啶合成放射性物質的過程稱為________,________酶參與此過程。
(2)放射性RNA與DNA雜交依據________原則。檢測各組放射性強度經計算后繪制出右圖,曲線________(填右圖字母)最可能表示放射性RNA與大腸桿菌DNA雜交的結果,出現該趨勢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北京市高三上學期期末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表示人類鐮刀型細胞貧血癥的病因,已知谷氨酸的密碼子是GAA、GAG。據圖分析正確的是 ( )
A.轉運纈氨酸的tRNA一端的裸露的三個堿基是CAU
B.②過程是α鏈作模板,以脫氧核苷酸為原料,由ATP供能,
在有關酶的催化下完成的
C.控制血紅蛋白的基因中任意一個堿基發生替換都會引起鐮刀型細胞貧血癥
D.基因突變的結果可以產生它等位基因及控制其他性狀的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安徽省淮北市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中甲曲線表示在最適溫度下,某種酶促反應速率與反應物濃度之間的關系。其余兩條曲線分別表示該酶促反應速率隨pH或溫度的變化趨勢。下列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A.在A點適當提高溫度或在B點適當增加酶的濃度,反應速率都將增大
B.圖中E點代表該酶的最適pH,H點代表該酶的最適溫度
C.短期保存該酶,適宜條件對應于圖中的D、H兩點
D.研究淀粉酶或過氧化氫酶參與的酶促反應,均可得到上圖曲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