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爾探索遺傳規律時,運用了“假說一演繹”法。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實驗中F2出現3:1的性狀分離比”屬于假說內容
B.“F1(Dd)能產生數量相等的2種配子(D:d:=1:1)”屬于演繹推理內容
C.“決定相對性狀的遺傳因子在體細胞中成對存在”屬于假說內容
D.“測交實驗”的目的在于對假說及演繹推理的結論進行驗證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年廣東省高三第一輪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與核酸有關的說法正確的是
A.含RNA的生物一定含DNA B.含DNA的生物一定含RNA
C.含RNA的細胞器一定含DNA D.含DNA的活細胞一定含R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福建省漳州市八校高三3月聯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6分)玉米非糯性基因(A)對糯性基因(a)是顯性,植株紫色基因(B) 對植株綠色基因(b)是顯性,這兩對等位基因分別位于第9號和第6號染色體上。玉米非糯性品系的籽粒及花粉遇碘液變藍色,糯性品系的籽粒及花粉遇碘液變棕色。現有非糯性紫株、非糯性綠株和糯性紫株三個純種品系供實驗選擇。請回答:
(1)若采用花粉鑒定法驗證基因分離定律,應選擇非糯性紫株與糯性紫株雜交。如果用碘液處理F1代的花粉,則顯微鏡下觀察到花粉顏色及比例為 。
(2)若驗證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則兩親本基因型為______。如果要篩選糯性綠株品系,需在第______年選擇糯性籽粒留種,下一年選擇______自交留種即可。
(3)用X射線照射親本中非糯性紫株玉米花粉并授于非糯性綠株的個體上,發現在F1代734株中有2株為綠色。經細胞學的檢查表明,這是由于第6號染色體載有紫色基因(B)區段缺失導致的。已知第6號染色體區段缺失的雌、雄配子可育,而缺失純合體(兩條同源染色體均缺失相同片段)致死。
①在上述F1代綠株的幼嫩花藥中觀察到下圖所示染色體,請根據題意在圖中選擇恰當的基因位點并在位點上正確標出F1代綠株的基因組成:
②有人認為F1代出現綠株的原因可能是經X射線照射的少數花粉中紫色基因(B)突變為綠色基因(b),導致F1代綠苗產生。某同學設計了以下雜交實驗,探究X射線照射花粉產生的變異類型。
實驗步驟:
第一步:選F1代綠色植株與親本中的______雜交,得到種子(F2代);
第二步:F2代的植株自交,得到種子(F3代);
第三步:觀察并記錄F3代植株顏色及比例。
結果預測及結論:
若F3代植株的紫色:綠色為______,說明花粉中紫色基因(B)突變為綠色基因(b),沒有發生第6染色體載有紫色基因(B)的區段缺失。
若F3代植株的紫色:綠色為______說明花粉中第6染色體載有紫色基因(B)的區段缺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福建省泉州市高中畢業班單科質量檢查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生物體內,下列生理活動可能雙向進行的是
A.興奮在神經元之間傳遞
B.生長素在胚芽鞘中極性運輸
C.肝細胞中糖原與葡萄糖的轉化
D.B細胞增殖分化為漿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福建省泉州市高中畢業班單科質量檢查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人體生命活動調節的敘述正確的是
A.炎熱刺激→體溫調節中樞興奮→皮膚血管收縮
B.一次性飲水過多→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尿量增加
C.細菌再次入侵人體→記憶細胞產生抗體→清除細菌
D.短時間饑餓→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血糖濃度維持正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福建省泉州市高中畢業班單科質量檢查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敘述錯誤的是
A.生物進化以種群為基本單位
B.突變和基因重組決定生物進化方向
C.自然選擇導致種群基因頻率發生定向改變
D.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福建省泉州市高中畢業班單科質量檢查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低等植物細胞進行有絲分裂時,細胞內發生的變化與對應結構功能無關的是
A.染色體復制,核糖體 B.著絲點分裂,紡錘絲
C.紡錘體形成,中心體 D.細胞壁形成,細胞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北京市通州區4月高三年級模擬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科學家發現,深海冷泉生態系統(最深可達9000多米)具有獨特的生物多樣性、極高的生物密度等特點,其能量的輸入主要依靠
A.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動物的同化作用
C.原核生物的化能合成作用 D.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北京市東城區高三第二學期綜合練習(一)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6分)果蠅3號常染色體上有裂翅基因。為培育果蠅新品系,研究人員進行如下雜交實驗(以下均不考慮交叉互換)。
(1)將某裂翅果蠅與非裂翅果蠅雜交,F1表現型比例為裂翅:非裂翅=1:1,F1非裂翅果蠅自交,F2均為非裂翅,由此可推測出裂翅性狀由 性基因控制。F1裂翅果蠅自交后代中,裂翅與非裂翅比例接近2:1的原因最可能是 。
(2)將裂翅品系的果蠅自交,后代均為裂翅而無非裂翅,這是因為3號染色體上還存在另一基因(b),且隱性純合致死,所以此裂翅品系的果蠅雖然均為 ,但自交后代不出現性狀分離,因此裂翅基因能一直保留下來。
(3)果蠅的2號染色體上有卷翅基因D和另一基因E(純合致死)。卷翅品系的果蠅自交后代均為卷翅,與上述裂翅品系果蠅遺傳特點相似。利用裂翅品系和卷翅品系雜交培育裂卷翅果蠅品系,F1基因型及表現型如下圖甲所示。
欲培育出圖乙所示的裂卷翅果蠅,可從圖甲所示F1中選擇合適的果蠅進行雜交。若從F1中選 與裂卷翅果蠅雜交,理論上應產生四種表現型的子代,但實際上沒有裂卷翅果蠅。推測可能是F1裂卷翅果蠅產生的含有 基因的配子死亡,無法產生相應的后代。若從F1中選表現型為 與 的果蠅雜交,子代裂卷翅果蠅有 種基因型,其中包含圖乙所示裂卷翅果蠅,進而培養出新品系。
(4)分析可知,欲保留果蠅某致死基因且自交后代該基因頻率一直不變,還需保留與該基因在 上的另一致死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