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環境的穩態是人體進行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穩態的維持依賴于各個器官、系統的協調活動。據圖可知 ( )
A.某同學大量飲水后,體內抗利尿激素含量明顯升高,該過程屬于神經—體液調節 |
B.寒冷狀態下,機體體溫調節通過圖中①②③④⑤和①②⑤來實現 |
C.飯后3~4小時,機體通過分解肝糖原和肌糖原維持血糖平衡 |
D.機體穩態的維持是神經—體液調節的結果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科學家測定了某地區近幾十年來大氣中CO2含量的變化,結果如下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
A.使用化學燃料的增加、植被的破壞是大氣中CO2含量持續上升的主要原因 |
B.大氣中CO2含量的季節性變化規律是夏季下降,冬季上升 |
C.大氣中CO2濃度的季節性變化與植物光合作用CO2利用量的季節性差異有關 |
D.在草原上大面積植樹造林,是降低大氣中CO2含量的有效措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若生態系統中生活著多種植食性動物,其中某一植食性動物種群個體數量的變化如圖所示。若不考慮該系統內生物個體的遷入與遷出,下列關于該種群個體數量變化的敘述,錯誤的是 ( )
A.若a點時環境因素發生變化,但食物量不變,則a點以后個體數量變化不符合“S”型增長 |
B.若該種群出生率提高,個體數量的增加也不會大幅超過b點 |
C.天敵的大量捕食會導致該種群個體數量下降,下降趨勢與b~c段相似 |
D.年齡結構變動會導致該種群個體數量發生波動,波動趨勢與c~d段相似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圖為吞噬細胞中溶酶體發揮作用示意圖,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
A.細菌以胞吞形式進入細胞,需要消耗能量 |
B.溶酶體與吞噬體的融合體現了生物膜具有流動性 |
C.吞噬細胞識別并吞噬細菌的過程,屬于特異性免疫的范疇 |
D.以囊泡的形式包裹細菌,避免細菌內有毒物質對細胞的傷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不屬于下丘腦功能的是 ( )
A.具有體溫調節中樞,可以維持體溫的相對穩定 |
B.能產生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生長激素等多種激素 |
C.能傳導興奮,并能控制生物節律 |
D.具有滲透壓感受器,能感受細胞外液滲透壓的變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如圖是單基因遺傳病的家系圖,其中Ⅰ2不含甲病基因。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 )
A.甲病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
B.乙病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
C.Ⅱ5可能攜帶兩種致病基因 |
D.Ⅰ1與Ⅰ2再生一個患這兩種病的孩子的概率是1/1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