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三圖分別表示兩種生物種群隨時聞推移而發(fā)生的數量變化。那么甲、乙、丙三圖表示的關系依次是
A.競爭、捕食、共生 | B.共生、捕食、競爭 |
C.競爭、共生、捕食 | D.捕食、競爭、共生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3屆廣東省汕頭市高二12月月考生物試卷 題型:綜合題
研究人員將甲與乙兩個種群放在一起培養(yǎng)或單獨培養(yǎng),進行了下列研究,得到相關的一些曲線,請分析后并回答有關問題:
甲 乙
(1) 研究人員將甲與乙兩個種群放在同一環(huán)境中一起培養(yǎng), 測得種群數量變化如圖甲中所示,可看出甲種群與乙種群的關系是__ ____。
(2) 科研人員單獨培養(yǎng)甲種群,進一步對該種生物進行 研究,得出了與種群密度相關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變化,如右圖 所示,分析可知在_______點時,種群的增長率最大,在 _______點時,表示種群的環(huán)境所允許的最大值(K值);若要使該種群的K值增大, 可通過減小其 _實現。
(3) 種群的年齡組成大致可分為圖示A、B、C三種類型,通過研究甲生物在三個不同水域的三個種群,可知三個種群的年齡組成曲線圖。
① 則甲、乙、丙分別對應上圖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在漁業(yè)生產中,要嚴格控制漁網孔眼大小以保護幼魚,捕撈后,魚種群的年齡組成應為圖___________所示類型。
③ 農業(yè)生產上應用性引誘劑來干擾害蟲交尾的措施,有可能使該種害蟲的年齡組成成為圖_________所示類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浙江金華十校2010年高考模擬考試理綜生物試題 題型:非選擇題
(24分)完成下列兩個小題
I.(12分)圖1為某經濟林在一定時間內某種毛蟲與灰喜鵲種群數量波動曲線。請回答:
![]() |
(1)圖1中的曲線 表示灰喜鵲的數量波動,據圖分析CE段數量上升的原因
是 。
(2)如圖1在一定時間內由于兩者之間通過 調節(jié)形式,使數量保持了動態(tài)平衡。
(3)在時間T點時,對該經濟林施放了一種鄰近林區(qū)曾多次使用的化學殺蟲劑,結果第
三年蟲害比原來更加嚴重,請利用生態(tài)學知識分析原因 。
(4)由于全球氣候變暖,許多植物的發(fā)芽長葉時間提前。林業(yè)工作者跟蹤記錄了80年代到90年代該經濟林中毛蟲與灰喜鵲的繁殖情況。依據圖2所示。在該時期內發(fā)
生的主要變化是 ,引起這種變化的原因是 。
Ⅱ.(12分)右圖為蛙的“神經一腓腸肌”標本。已知標
本在某種麻醉藥的作用下,刺激神經時肌肉不發(fā)生收縮現
象。為探究該麻醉藥的具體作用部位,請根據提供的實驗
材料和用具,完善神經肌肉接頭肌肉神經實驗設計思路,
并設計一張用于記錄實驗情況的表格,同時回答有關問題:
實驗材料:有活性的“神經一腓腸肌”標本3個,適宜的放電裝置,適宜濃度的麻醉藥液(用該麻醉藥液處理某一部位時不影響鄰近部位),吸管,培養(yǎng)皿3個等
(1)實驗步驟:
第一步:對標本進行A、B、C編號,分別置于培養(yǎng)皿中,用電分別依次刺激每個標本的神經纖維,觀察肌肉收縮情況。
第二步:…
(2)實驗記錄表:
(3)若藥物僅影響興奮在接頭處的傳遞,則實驗結果應該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1-2012學年廣東省汕頭市金山中學高二12月月考生物試卷 題型:綜合題
研究人員將甲與乙兩個種群放在一起培養(yǎng)或單獨培養(yǎng),進行了下列研究,得到相關的一些曲線,請分析后并回答有關問題:
甲 乙
(1) 研究人員將甲與乙兩個種群放在同一環(huán)境中一起培養(yǎng),測得種群數量變化如圖甲中所示,可看出甲種群與乙種群的關系是__ ____。
(2) 科研人員單獨培養(yǎng)甲種群,進一步對該種生物進行研究,得出了與種群密度相關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變化,如右圖乙所示,分析可知在_______點時,種群的增長率最大,在_______點時,表示種群的環(huán)境所允許的最大值(K值);若要使該種群的K值增大,可通過減小其 _實現。
(3) 種群的年齡組成大致可分為圖示A、B、C三種類型,通過研究甲生物在三個不同水域的三個種群,可知三個種群的年齡組成曲線圖。
① 則甲、乙、丙分別對應上圖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漁業(yè)生產中,要嚴格控制漁網孔眼大小來保護幼魚,捕撈后,魚種群的年齡組成應為圖___________所示類型。
③ 農業(yè)生產上應用性引誘劑來干擾害蟲交尾的措施,有可能使該種害蟲的年齡組成成為圖_________所示類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