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中A、B分別代表處于清水和溶液X中的紫色洋蔥外表皮細胞;圖2表示B中 2的結構模型,其中a ~ d表示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請回答下列問題:
(1)B中的 (填標號)構成的結構相當于一層半透膜。此結構在A→B的過程中逐漸縮小,這體現圖2結構具有一定的 。科學家用含有Mg2+、Ca2+和SiO44-的培養液培養番茄,一段時間后,番茄吸收了大量的Mg2+、Ca2+,卻幾乎不吸收SiO44-。這說明圖2的功能特點是______________。
(2)圖2所示為細胞膜的 模型,其基本支架是 (填字母)。為了提取純凈的細胞膜,較理想的材料是 。
(3)若洋蔥長時間被水淹沒,則A細胞呼吸的產物可通過圖2中 的方式排出。
(4)若溶液X為1mol/L的KNO3溶液,觀察到細胞狀態變化為A→B→A,此變化過程中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依次為圖2中的 。某同學同樣用KNO3溶液處理紫色洋蔥外表皮細胞,觀察細胞狀態變化卻始終為A→B,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5)若把引起50%左右的細胞發生初始質壁分離的外界溶液濃度稱為細胞液的等滲濃度。下表是某同學用不同濃度的蔗糖溶液、在不同作用時間下,記錄一個視野中的紫色洋蔥外表皮細胞發生質壁分離的數量(已知視野中共有細胞40個):
該表皮細胞液的濃度相當于蔗糖溶液哪一濃度?_________(填編號);蔗糖溶液作用的最佳時間約為__________秒。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貴州遵義高三上學期第二次聯考期末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I.在生物世界,微生物雖然顯得過于微小,但在自然界卻作用非凡,在食品生產中的應用更是十分廣泛。請回答下列問題:
(1)利用葡萄、梨、蘋果等水果制作果酒時,其發酵階段所需的菌種是 ;在產生酒精時要控制的必要條件是 。
(2)如圖代表該發酵裝置,如果發酵后期,通氣口的開關被打開,一段時間后果酒變酸,這是由于 在
的作用下生成了醋酸。
II.下圖是月季花藥離體培養產生花粉植株的兩種途徑,請據圖回答有關問題:
(3)圖示培養基中 是花藥經脫分化產生胚狀體還是愈傷組織的主要因素,兩種途徑之間并沒有絕對的界限。
(4)選用的材料合適與否是成功誘導出花粉植株的重要因素。選擇花藥時,一般要通過 來確定花粉是否處于適宜的發育期,確定花粉發育時期的最常用方法是醋酸洋紅法,這種方法能將花粉細胞核染成____ 。一般來說選用 期的花粉可提高成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天津市高二上學期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同一生物體內,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不同DNA分子中,可能含有儲存相同遺傳信息的基因
B.不同組織細胞中,可能有相同的基因進行表達
C.不同mRNA分子中,可能含有相同的密碼子
D.不同的體細胞的分裂方式往往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天津市高二上學期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已知某DNA分子中,G與C之和占全部堿基總數的36%,其中一條鏈的T與C分別占該鏈堿基總數的32%和18%,則在它的互補鏈中,T和C分別占該鏈堿基總數的
A.32%和18% B.33%和17%
C.18%和32% D.17%和3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四川成都七中高一上學期期末模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動物細胞和高等植物細胞共同具有的結構是( )
①細胞壁 ②細胞膜 ③葉綠體 ④核糖體 ⑤液泡
⑥內質網 ⑦中心體 ⑧高爾基體 ⑨線粒體 ⑩溶酶體.
A.②④⑥⑦⑧⑨⑩ B.③④⑥⑦⑨⑩
C.①③④⑤⑥⑧ D.②④⑥⑧⑨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陜西省高一上學期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上海世博E區,是以英國貝丁頓“零能耗”社區為原型的“世博零碳館”。整個小區只使用可再生資源產生的能源,不需要向大氣排放CO2。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零碳館”房頂植物吸收的CO2將參與暗反應合成有機物
B.碳在葉肉細胞內的轉化途徑為:CO2→C3→(CH2O)→丙酮酸→CO2
C.有機物進行有氧呼吸時,消耗的O2和產生的CO2的質量比值為1:1
D.人在劇烈運動時產生的CO2是有氧呼吸的產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山西省高一上學期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關于水分代謝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大米中的“米蟲”正常生活所需要的水來自淀粉等水解后氧化分解產生的水
B.自由水與結合水的比例隨生物個體代謝的強弱而變化
C.自由水是指在細胞內、細胞間可以自由流動的水
D.自由水參與運輸營養物質、代謝廢物并維持細胞形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湖北省高一上學期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某油料作物種子中脂肪含量為種子干重的70%。為探究該植物種子萌發過程中干重及脂肪含量的變化,某研究小組將種子置于溫度、水分(蒸餾水)、通氣等條件適宜的黑暗環境中培養,定期檢查萌發種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結果表明:脂肪含量逐漸減少,到第11d時減少了90%,干重變化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為了觀察胚乳中的脂肪,用 染液對種子胚乳切片染色,然后在顯微鏡下觀察,可見橘黃色的脂肪微粒,該實驗中使用酒精的作用是 。
(2)該油料作物種子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實驗過程中,導致萌發種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 (填“C”、“N”或“O”)。第7-10天,萌發種子(含幼苗)干重下降主要是因為 。
(3)上述種子萌發的幼苗與自然條件下萌發生長的幼苗相比,缺少的生命活動主要是礦質離子的吸收和 ;實驗第11d后,如果使萌發種子(含幼苗)的干重增加,必須提供的條件是 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