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脂肪的鑒定實驗中需用顯微鏡才能看到被蘇丹IV染成橘黃色的脂肪滴 | |
B. | 觀察細胞中的DNA需用詹那斯綠B(健那綠)染液染成藍綠色 | |
C. | 使用雙縮脲試劑時,要先加NaOH溶液,后加CuSO4溶液 | |
D. | 馬鈴薯塊莖中含有較多的糖且接近于白色,可用于可溶性還原糖的檢測 |
分析 生物組織中化合物的鑒定:
(1)斐林試劑可用于鑒定還原糖,在水浴加熱的條件下,溶液的顏色變化為磚紅色(沉淀).斐林試劑只能檢驗生物組織中還原糖(如葡萄糖、麥芽糖、果糖)存在與否,而不能鑒定非還原性糖(如淀粉).
(2)蛋白質可與雙縮脲試劑產生紫色反應.
(3)脂肪可用蘇丹Ⅲ染液(或蘇丹Ⅳ染液)鑒定,呈橘黃色(或紅色).
(4)甲基綠能使DNA呈綠色,吡羅紅能使RNA呈紅色.
(5)DNA加入二苯胺試劑后水浴加熱,可觀察到溶液變藍色.
解答 解:A、脂肪的鑒定實驗中需用顯微鏡才能看到被蘇丹Ⅲ染成橘黃色的脂肪滴,A錯誤;
B、觀察細胞中的線粒體需用詹那斯綠B(健那綠)染液染成藍綠色,觀察DNA用甲基綠染色,B錯誤;
C、使用雙縮脲試劑時,要先加NaOH溶液,后加CuSO4溶液,C正確;
D、馬鈴薯塊莖中含有較多的淀粉,但是淀粉不是還原糖,因此不能用于可溶性還原糖的檢測,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生物組織中化合物的鑒定,對于此類試題,需要考生注意的細節較多,如實驗的原理、實驗采用的試劑及試劑的使用方法、實驗現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注意積累.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經人工誘變后基因突變具有高頻性 | |
B. | 基因重組是生物變異的根本來源 | |
C. | 基因突變是指生物體基因型的改變 | |
D. | 基因重組是形成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DNA 與 RNA 在核苷酸上的不同點只在②方面 | |
B. | 如果要構成三磷酸腺苷,需要在①位置上加上 3 個磷酸基團 | |
C. | 圖示結構在細菌中共有 4 種 | |
D. | 人體內的③有 5 種,②有 2 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溶酶體是半自主性細胞器 | |
B. | 溶酶體與吞噬體的融合體現了生物膜具有流動性 | |
C. | 細菌以胞吞形式進入細胞,需要消耗能量 | |
D. | 以囊泡的形式包裹細菌,避免細菌內有毒物質對細胞的傷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囊性纖維病 | B. | 白化病 | C. | 先天性愚型 | D. | 貓叫綜合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廣東深圳高級中學高二下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生長素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達爾文首先發現了生長素
B.荷蘭科學家溫特首先從人尿中分離出了生長素
C.生長素主要是由氨基酸轉化而來的
D.生長素的在植物體內運輸不消耗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福建省高二下期中考試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下圖表示某雄性動物體內細胞分裂圖解,請回答下面的問題。
(1)圖A表示________分裂,含有________對同源染色體,________個染色單體。
(2)圖B表示________時期,分裂后形成的細胞叫________。
(3)基因重組可能發生在________細胞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福建省高二下期中考試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基因型為AaBBDd的個體自交后,其后代表現型的比例接近于( )。
A、9∶3∶3∶1 B、3∶3∶1∶1 C、1∶2∶1 D、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福建福州文博中學高二上期中考試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豬的心肌細胞中可以找到,而在蠶豆葉表皮細胞中沒有的細胞器是( )
A.中心體 B.葉綠體 C.高爾基體 D.內質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