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分)請根據下圖回答相關問題:
(1)A圖中①、②兩物質依次是 。
(2)B圖為了研究光合作用,把菠菜葉磨碎,分離出細胞質和全部葉綠體。然后又把部分葉綠體磨碎分離出葉綠素和葉綠體基質,分別裝在四支試管內(四支試管均敞口),并進行光照。能發生光合作用的光反應過程的試管有 ,能產生ATP的試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細胞呼吸又稱生物氧化,該過程與有機物體外燃燒的區別是 (寫出兩條)。
(4)探究光合作用產生的有機物是怎樣合成的?你所采用的實驗方法是 法,CO2在轉化成有機物的過程中碳的途徑依次為 。
(11分)(除表明外,每空2分)(1)H2O O2 (1分)(2)BD ABD (3)需要酶的催化作用 能量逐步釋放 在常溫常壓下進行 有一部分能量轉移到ATP中(答對其中兩條即可)(4)同位素標記法 CO2 C3 (CH2O)
【解析】從圖可知,(一)是有氧呼吸第一階段,(二)是有氧呼吸第二階段,(三)是有氧呼吸第三階段,①是H2O,②是氧氣,進行光合作用光反應的必須有葉綠素,含有葉綠素的是BD,產生ATP是A細胞質基質和進行光反應的BD,細胞呼吸是有機物在細胞內經酶的催化逐步氧化分解將能量釋放出來,在常溫常壓下進行 有一部分能量轉移到ATP中,大部分以熱能形式散失了,探究光合作用過程及其他過程中的物質轉移途徑通常是是同位素標記法,CO2→C3→有機物中。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2屆黑龍江哈爾濱第六中學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理綜(生物部分)(帶解析) 題型:綜合題
(11分)請根據下圖回答相關問題:
(1)A圖中①、②兩物質依次是 。
(2)B圖為了研究光合作用,把菠菜葉磨碎,分離出細胞質和全部葉綠體。然后又把部分葉綠體磨碎分離出葉綠素和葉綠體基質,分別裝在四支試管內(四支試管均敞口),并進行光照。能發生光合作用的光反應過程的試管有 ,能產生ATP的試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細胞呼吸又稱生物氧化,該過程與有機物體外燃燒的區別是 (寫出兩條)。
(4)探究光合作用產生的有機物是怎樣合成的?你所采用的實驗方法是 法,CO2在轉化成有機物的過程中碳的途徑依次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屆江西省高三8月聯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1分)在細胞免疫中,致敏T細胞(即下圖中效應T細胞)殺傷靶細胞主要有兩種途徑:細胞裂解性殺傷(圖1)和誘導細胞凋亡(圖2)。前者指致敏T細胞分泌諸如穿孔素一類的介質損傷靶細胞膜,后者指致敏T細胞通過表面FasL與靶細胞表面的Fas結合,誘導靶細胞凋亡。
(1)人體內的致敏T細胞可以來自_______的增殖、分化,細胞免疫就是依靠致敏T細胞來殺傷靶細胞的。人體的另一種特異性免疫在殺傷病原體時,主要依靠______細胞分泌的_____。
(2)圖1中的穿孔素又稱“成孔蛋白”,由致敏T細胞產生并以_______的方式釋放到細胞外。穿孔素能在靶細胞膜上形成多聚穿孔素管狀通道,使K+及蛋白質等大分子物質_______(流人/流出)(2分)靶細胞,最終導致靶細胞死亡。
(3)圖2中的FasL又稱死亡因子,Fas又稱死亡因子受體,它們都是由細胞合成并定位于細胞表面的蛋白質。一般來說,控制Fas的基因能在各種細胞內表達,而控制FasL的基因只在致敏T細胞和某些腫瘤細胞內表達。①Fas和FasL的結合體現了細胞膜的____________功能,控制合成Fas和FasL的基因___________ (能/不能)共存于一個細胞中。
②研究發現,某些腫瘤細胞能夠調節Fas和FasL基因的表達水平,從而使自己逃脫免疫系統的清除。此時,腫瘤細胞內Fas基因的表達變化情況是_______。(填“升高”、“不變”或“降低”)
③免疫排斥是器官移植的一個主要障礙。目前,應對排斥的做法主要是使用一些免疫抑制劑。請根據Fas和FasL的相互關系,提供一種解決免疫排斥的思路。 。(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0-2011學年新疆烏魯木齊一中高三第一次月考生物卷 題型:綜合題
(除特別說明,每空1分,共16分)在一定濃度的CO2和適當的溫度(T1)條件下,測定A植物和B植物在不同光照條件下的光合速率,結果如下表。根據表中數據,回答問題。
|
光合速率與呼吸速率相等時光照強度(千勒克司) |
植物達到最大光合作用強度所需的最低光照強度(千勒克司) |
植物達到最大光合作用強度時CO2吸收速率(mg/100 cm2葉·小時) |
黑暗條件下CO2釋放速率(mg/100 cm2葉·小時) |
A植物 |
1 |
3 |
11 |
5.5 |
B植物 |
3 |
9 |
30 |
15 |
(1)與B植物相比,A植物是在 光照條件下生長的植物,判斷的依據是 (2分)。
(2)當光照強度超過9千勒克司時,B植物光合速率 ,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限制因素是 (2分)。
(3)當光照強度為9千勒克司時,B植物的總光合速率是 (2分)(mg CO2/100 cm2葉·小時)。當光照強度為3千勒克司時,A植物與B植物固定的CO2量的差值為 (2分)(mg CO2/100 cm2葉·小時)。
(4)請在下圖中繪出,A、B兩種植物在不同光照強度下,CO2吸收和釋放速率的變化曲線(2分)。
(5)使溫度(T1)保持恒定,在24小時內對B植物連續進行先光照一段時間,然后黑暗處理的操作,若只提供9千勒克司的光照強度,則需要連續光照時間大于 (2分)小時,才能使植物生長。
(6)根據你在第(5)題得出的結論,使溫度(T1)保持恒定,在24小時內對B植物進行先光照10s再黑暗10s交替的處理,那么,B植物在這一天內 (2分)(能/不能)積累有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1屆遼寧省東北育才學校高三第六次模擬考試(理綜)生物部分 題型:綜合題
依據材料Ⅰ、Ⅱ回答有關植物激素的問題。
Ⅰ.下圖是有關生長素的某些實驗,請根據下圖所示實驗過程回答:
(1)由①②實驗現象可以推測出 ;
由②③實驗現象得出的結論是 ;
(2)②③對照實驗的自變量,③④對照實驗的自變量分別是 。
(3)某同學為了探究“生長素(IAA)對植物生長有何影響”,他選用了某植物的幼葉鞘作
為實驗材料,配制一系列不同濃度的IAA溶液進行實驗。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分
析實驗數據得出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編號 | 1 | 2 | 3 | 4 | 5 | 6 |
IAA溶液濃度(mol/L) | 0(蒸餾水) | 10-12 | 10-10 | 10-8 | 10-6 | 10-4 |
幼葉鞘增長相對長度 | 2.6 | 3.2 | 3.9 | 5.1 | 3.1 | 1.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