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關于細胞結構與功能敘述,正確的是( )
A.所有細胞器都含有磷脂
B.核膜上的核孔允許蛋白質和RNA自由出入
C.細胞膜、細胞質基質中負責轉運氨基酸的“載體”都是蛋白質
D.線粒體外膜上沒有運輸葡萄糖分子和氧氣分子的載體
【答案】D
【解析】
1、線粒體普遍存在于真核細胞,是進行有氧呼吸和形成ATP的主要場所。在線粒體的內膜上和基質中,有許多種與有氧呼吸有關的酶。
2、細胞核包括核膜(將細胞核內物質與細胞質分開)、染色質(DNA和蛋白質)、核仁(與某種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體的形成有關)、核孔(核膜上的核孔的功能是實現核質之間頻繁的物質交換和信息交流)。
A、核糖體,沒有膜結構,不含磷脂,A錯誤;
B、核膜上的核孔也具有選擇透過性,不允許蛋白質和RNA自由進出,B錯誤;
C、細胞膜上負責轉運氨基酸的載體是蛋白質,細胞質基質中負責轉運氨基酸的載體時tRNA,C錯誤;
D、線粒體不能直接利用葡萄糖,且氧氣的跨膜運輸方式是自由擴散,不需要載體蛋白,因此線粒體外膜上沒有運輸葡萄糖分子和氧氣分子的載體,D正確。
故選D。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細胞生命歷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細胞分化和細胞凋亡都與遺傳物質有關
B.細胞分裂間期和分裂期都有蛋白質合成和DNA復制
C.細胞衰老后,細胞中的含水量升高
D.可以用蛙的紅細胞來觀察動物細胞的有絲分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基因突變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生物由于生活環境改變而產生適應性的突變
B.有性生殖的個體,基因突變不一定遺傳給子代
C.由于細菌的數量多,繁殖周期短,因此其基因突變率高
D.自然狀態下的突變是不定向的,而人工誘變的突變是定向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受精作用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受精作用過程是卵細胞和精子相互識別融合為受精卵的過程
B.一個卵細胞能與多個精子結合
C.受精完成后,受精卵中的細胞質主要來自卵細胞
D.受精過程中卵細胞和精子的結合是隨機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臺盼藍染色能被染成藍色的細胞為活細胞
B.傘藻嫁接實驗說明細胞核是細胞遺傳和代謝的控制中心
C.高倍顯微鏡觀察黑藻葉綠體時,可見葉綠體具有雙層膜
D.將甲牛的體細胞核注入到母牛乙去核的卵細胞中,融合后的細胞經卵裂形成早期胚胎,將胚胎植入母牛丙的子宮內,出生的小牛性別與甲牛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濕地被稱為“地球之腎”,它是一種特殊的生態系統,寶雞地勢錯綜、依山傍水形成了獨有的濕地春城,大小濕地生態系統比比皆是。根據所學知識回答有關問題
(1)濕地具有涵養水源、凈化空氣的作用,寶雞很多地方建立了諸如千陽湖、渭河濕地等生態公園供人們休閑,這分別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________價值。濕地改為公園說明人類活動往往可以改變群落演替的________。
(2)在渭河濕地生態系統的一個生長季節,生產者未被利用的能量為a,生產者通過呼吸散失的能量為b,則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總量________(填“大于”“等于”“小于”)a+b;鴨等鳥類的糞便可作為肥料被土壤中的分解者分解后為濕地中的植物提供________。
(3)改造后的濕地中,有一條食物鏈:甲(E1)→乙(E2)→丙(E3)(注:括號里的字母為該營養級生物的同化量),則乙到丙的傳遞效率是________。乙糞便中的能量屬于________(填“E1或“E2”)中的能量。丙每增加2千克,至少需要甲________千克。
(4)大氣中的碳通過________作用和________作用進入生物群落,在生物群落內部碳以________的形式沿食物鏈傳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將某成熟植物細胞放入0.3g/mL的蔗糖溶液中會發生質壁分離現象。回答下列問題:
(1)成熟植物細胞的原生質層是指__________;原生質層與細胞壁分離的原因有__________。(答出兩點即可)
(2)現有甲、乙兩瓶質量濃度為0.3g/mL和0.5g/mL的蔗糖溶液,但無具體標簽,某同學取同一位置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制成兩片臨時裝片,繼續進行實驗進行判斷。請寫出實驗思路并預測實驗結果: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據遺傳的基本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薩頓發現,一對遺傳因子即等位基因的分離,與減數分裂中同源染色體的分離非常相似。由此,他提出的假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摩爾根懷疑孟德爾的遺傳理論及薩頓假說。為此,他以果蠅為材料進行了著名的遺傳學實驗,結果他發現果蠅控制眼色遺傳的基因與X染色體的關系是______________的,這恰好證明了薩頓假說。
(3)1909年摩爾根用純合紅眼雌蠅與白眼雄蠅雜交,得到的F1均為紅眼,F1雌雄個體雜交,F2雌蠅均為紅眼,雄蠅中紅眼與白眼各占1/2。摩爾根假設控制果蠅眼色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體上(用XA和Xa表示),并對上述雜交實驗進行了解釋。
①依據摩爾根的假設,寫出上述雜交實驗得到的F2的相應基因型:
紅眼雄蠅:_______________;白眼雄蠅:____________;紅眼雄蠅:______________。
②為了驗證上述設想的正確性,摩爾根等人選取_______ 眼雌蠅與_______眼雄蠅進行了一次雜交實驗,所得子代的表現型及比例為___________________,即證明摩爾根的設想是正確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生產活動或自然現象中,與生長素作用兩重性特點有關的是
A.扦插枝條時保留一部分芽,易于生根成活
B.水平放置的剛萌發的大豆,根向地生長
C.移栽樹苗時去掉部分葉,提高移栽成活率
D.倒伏的玉米苗,莖背地生長以更好地接受光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