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熱環境中,人體維持體溫恒定的主要機理是
A.皮膚毛細血管舒張,血流量增大,汗液分泌增加
B.立毛肌舒張,血流量減少,皮膚溫度下降
C.酶活性下降,細胞代謝減弱,產熱量下降
D.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活動減弱,TRH分泌增加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南省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8分)
(1)、組成細胞的元素,在干重中C的含量達到55.99%,這表明C是構成細胞的______元素。
(2)、核酸是細胞內攜帶遺傳信息的物質,在生物體的遺傳,變異和__________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3)、生物大分子以_________為骨架,由許多________連接成多聚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屆廣東省揭陽市高三第一學期學業水平考試理綜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果蠅幼蟲唾液腺細胞在分裂間期,某一條染色體多次復制后而不分開,形成了一種特殊的巨大染色體(如右圖所示)。若用3H標記的尿嘧啶摻入染色體,在脹泡中3H含量較高,而且隨著幼蟲發育的進行,脹泡在同一染色體不同位點出現或消失。下列相關推測最合理的是
A.脹泡的出現是DNA分子復制出現了差錯
B.脹泡的出現與特定基因的表達有關
C.被標記的尿嘧啶是催化mRNA合成的酶
D.脹泡的出現是染色體結構變異的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屆福建省廈門市高三第一學期質量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0分)下圖表示人體內淋巴細胞的分化及部分免疫過程,m代表場所,其余字母表示細胞或細胞產物。請據圖回答。
(1)m代表的場所是______,d代表________細胞,e代表 _______。
(2)在體液免疫過程中未被消滅的某些病毒可侵入到宿主細胞,此時,圖中______(物質)不能進入宿主細胞與病毒結合,要消滅宿主細胞中的病毒,要靠_____免疫,即圖中的_____(填字母)細胞與靶細胞特異性結合,使靶細胞裂解,釋放出的病毒可被存在于_____中的_____(物質)結合,凝集成團形成沉淀,然后被_____(填字母)吞噬、消化。
(3)當入侵的病毒被消滅之后,人體在很長時間內能夠保持對這種抗原的記憶,當再接觸這種抗原時,圖中______細胞(填字母)能迅速增殖分化,快速產生大量的抗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屆福建省廈門市高三第一學期質量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為神經元之間傳遞信息圖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①與③融合,將②釋放到④的過程需ATP供能
B.⑥與②特異性結合并將其運進細胞
C.②在④中能夠長時間存在且持續作用于⑥
D.在⑤處可完成“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的轉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屆福建省廈門市高三第一學期質量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細胞分化、衰老、凋亡的敘述,錯誤的是
A.細胞分化有利于提高多細胞生物各種生理功能的效率
B.衰老細胞的細胞膜通透性增大從而有利于物質運輸
C.屬于自殺行為的細胞凋亡過程是由基因決定的
D.細胞凋亡對于抵御外界因素的干擾具有積極的意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屆福建省廈門市高三第一學期質量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敘述符合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是
A.自然選擇決定了生物變異和進化的方向
B.種群的基因頻率在進化過程中一定發生變化
C.新物種的形成必需經過地理隔離
D.同一群落中的種群相互影響,因此群落是進化的基本單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推薦】2014-2015學年江蘇省高三12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回答下列與高中生物實驗有關的問題:
(1)在“觀察植物細胞質壁分離及復原”實驗中,常選用質量分數為30%的蔗糖溶液。若選用50%的蔗糖溶液,質壁分離一段時間后,再浸泡在清水中,往往不能發生質壁分離的復原,原因是細胞 ;若改為質量分數為30%的硝酸鉀溶液,質壁分離一段時間后,往往會發生質壁分離自動復原現象,原因是 。
(2)洋蔥根尖是“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實驗的理想材料。實驗過程中,若觀察到視野中分裂期細胞數目過少,從取材方面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若視野中細胞重疊,從解離時間方面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
(3)在物質鑒定實驗中,甘蔗含糖量高且顏色接近無色,但并不適宜做鑒定還原性糖的實驗材料,原因是 ;花生子葉用蘇丹Ⅲ染液染色后,需用酒精而不是蒸餾水洗去浮色,原因是 。
(4)在“葉綠體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中,取材合適且其它操作均規范,若用體積分數為70%的乙醇提取色素,濾紙條上的色素帶可能出現的現象是 ,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廣東省深圳市高三第一次調研考試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藍色氧化劑DCPIP被還原后變成無色。某興趣小組探究了水溶性物質M對光反應的影響,實驗過程及結果如下表所示,請分析回答。
組別 | 實驗操作 | 藍色消失 時間(min) | ||||
葉綠體 懸浮液 | 試劑1 | 試劑2 | 光照強度 | CO2 | ||
甲 | 5ml | 0.1%DCPIP溶液5~6滴 | 細胞等滲液配制的M溶液(1mmol/L)2ml | 3KLx | 未通入 | 30 |
乙 | 5ml | Y | 60 | |||
丙 | 5ml | 細胞等滲液配制的M溶液(1mmol/L)2ml | 1KLx | 65 | ||
丁 | 5ml | Y | 120 | |||
(1)分離細胞中葉綠體的常用方法是 。實驗乙、丁中Y為 ,用細胞等滲溶液取代清水配制M溶液的目的是 。
(2)藍色消失是因為光反應產生了 。實驗中觀察到有氣泡產生,相關氣體產生的具體部位是 。因未通入CO2,暗反應不能為光反應提供 ,所以氣泡不能持續產生。
(3)本實驗的結論有:
① ,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