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下圖表示的物質的相關敘述中,正確的說法是( )
A.上述六種物質都是構成生物體內蛋白質的氨基酸 |
B.上述物質中![]() |
C.上述物質中能構成生物體的蛋白質的氨基酸各一個可縮合成一分子三肽 |
D.上述物質中能構成生物體的蛋白質的氨基酸各一個縮合成的產物中氨基、羧基和肽鍵的數目分別是1個、2個和4個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貴州省清華實驗學校2009-2010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 題型:022
下圖是生物體內某種物質結構(片斷)平面圖。
請據圖回答問題:
(1)圖中所表示的物質的基本組成單位是________。
(2)圖中的1表示的是________(中文名稱)。
(3)圖中的五邊形代表的是________。
(4)圖中的堿基對是通過________相連接的。
(5)該物質的空問結構是________結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下面是關于動植物生理活動調節方面的材料,根據題目要求回答回答問題。
材料1:20世紀20年代起,溫特等人通過實驗方法測得玉米胚芽鞘生長素的側向再分配如下圖所示。
材料2:20世紀80年代以來,有學者利用氣相一質譜等物理化學法測得向日葵下胚軸、蘿卜下胚軸和黃化燕麥芽鞘的生長素分布如下表所示。
表:向日葵、蘿卜和燕麥向光性器官的IAA分布:
器官 | 實驗數 | IAA分布% | 測定方法 | ||
向光一側 | 背光一側 | 黑暗處理 | |||
黃化燕麥芽鞘 | 3 | 49.5 | 50.5 | 50 | 分光熒光法 |
3 | 51 | 49 | 48 | 免疫法 | |
綠色向日葵下胚軸 | 5 | 50.5 | 49.5 | 50 | 電子俘獲檢測法 |
綠色蘿卜下胚軸 | 3 | 5l | 49 | 45 | 電子俘獲檢測法 |
(1)材料l說明,生長素受到單側光照射后的分布規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由于生長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所以胚芽鞘向光性生長。
(2)材料2的黑暗處理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
材料2是否支持材料l的觀點? 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3)用同樣方法還測得蘿卜下胚軸的蘿卜寧、向日葵下胚軸的黃質醛等物質向光側多于背光側。材料2的學者對植物向光性的解釋應該是
材料3:下圖是神經元網絡結構示意簡圖,圖中神經元①、②、③都是興奮性神經元,且這些神經元興奮時都可以引起下一級神經元或肌細胞的興奮。和神經細胞一樣,肌肉細胞在受到適宜的刺激后,也能引起細胞膜電位的變化。圖中B處表示神經肌肉接頭,其結構和功能與突觸類似。請回答:
(4)給神經元①一個適宜刺激,在A處能記錄到膜電位的變化。
這是因為刺激使神經元①興奮,引起其神經末梢釋放的 進入 ,隨后與突觸后膜上的 結合,導致神經元②產生興奮。
(5)若給骨骼肌一個適宜刺激,在A處 (能、不能)記錄到膜電位的變化,原因是 。
(6)若在A處給予一個適宜刺激,在C處 (能、不能)記錄到膜電位的變化,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圖表示油菜種子在成熟過程中各種有機物變化情況,請據圖回答:
圖中1可溶性糖;2淀粉;3含氮物質;4脂肪
(1)油菜種子在成熟過程中__________含量不斷提高,而__________和__________含量不斷下降,這說明__________而來的。
(2)含氮物質在種子未成熟前為非蛋白氮,隨著種子成熟程度的提高,含氮物質主要為蛋白質。這說明蛋白質是由非蛋白氮轉變而來的,與這種現象相適應的是成熟種子的細胞質中__________(填寫物質名稱)含量較多,以合成豐富的蛋白質。
(3)由圖可知,油菜種子是用于檢測__________的好材料,采用的化學試劑是__________。
(4)有同學利用下圖所示裝置,測得油菜種子的呼吸商(RQ=)小于1。
請完成相關的內容:
①將等量萌發的油菜種子分別放入裝置1和裝置2中,置于相同且適宜的溫度條件下,并同時關閉裝置1和裝置2中的活塞,1小時后裝置1中的著色液滴向__________移動,根據移動的距離和刻度管的截面積即可計算出油菜種子呼吸__________的量(用X表示);在相同時間內裝置2中的著色液滴向__________移動,根據移動的距離和刻度管的截面積計算出的值為Y。則萌發的油菜種子的呼吸商RQ=__________。
②若不考慮物理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影響,使測出的值能真正代表萌發種子的呼吸商情況,應如何處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3-2014學年江西師大附中高三上期期中考試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0分)I.紅掌是半陰生高等植物,下圖表示夏季時紅掌在不同遮光處理條件下凈光合速率的日變化曲線,請分析回答相關問題。
(1)適當遮光,葉綠素含量會增加,葉片對____________光的吸收能力將顯著增強。
(2)曲線ab段葉肉細胞內能合成[H]的場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曲線cd段,植物體內有機物總量的變化情況是______________。
(3)M點時,對紅掌體內所有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來說,葉綠體消耗的CO2量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細胞呼吸產生的CO2量。
(4)若將植物突然轉移到高溫、強光照、干燥的環境中,此時葉肉細胞內C3物質含量的變化是 。30%遮光處理避免了強光照和過高溫度對植株的不利影響,與曲線Ⅱ相比,曲線Ⅰ未明顯出現“午休”現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6:30左右,在不遮光的條件下適當增加該植物周圍的CO2濃度,光合速率的變化情況基本不變,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鳳眼蓮原產南美州,作為入侵生物對我國生態環境構成威脅。科研人員對某地生長的鳳眼蓮、玉米的光合作用特性進行測量,獲得如下數據:
|
鳳眼蓮 |
玉米 |
光飽和點(lx) |
2458±69 |
2550±37 |
最大凈光合速率umol/(m2·s) |
34.50±0.72 |
30.36±0.42 |
光補償點(lx) |
20.25±2.60 |
29.75±2.42 |
與玉米相比較,能說明鳳眼蓮生長較快的原因① ;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Ⅰ.下圖Ⅰ表示某類植物固定和還原CO2的過程,圖Ⅱ表示的是A、B、C三類植物在夏季晴朗的一天中氣孔的開放情況。請據圖分析并回答問題:
(1)圖Ⅰ所示植物在固定CO2的過程中與C4植物的共同點是
,但此類植物在葉片結構上與C3植物是相同的,區別于C4植物的是 。
(2)圖Ⅰ植物夜晚吸收CO2,卻不能合成(CH2O),其原因是
。白晝這類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所需的CO2還可以由 產生,與此相關的細胞器是 。
(3)圖Ⅰ所示植物屬于圖Ⅱ中的 類。這類植物氣孔開閉的特點對植物生活的意義是 。
(4)圖Ⅰ植物光合作用特點是與生活相適應的,推測此類植物最可能的生活環境是
。
(5)圖Ⅱ中B類植物中午時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Ⅱ.下圖甲為一個長期處于穩定狀態的生態系統物質循環示意圖;表乙是對甲圖中群落各組成成分的能量流動情況調查結果;丙是該生態系統中人類對物質與能量的利用情況部分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1)大氣中二氧化碳的來源有三個,分別是動植物的呼吸作用、 、
。若甲圖中的“→”僅表示二氧化碳的流動方向,則不會存在的過程有 。
(2)若甲圖表示碳循環示意圖,則D指的是生態系統中的 。
(3)表乙中的Pg表示同化作用固定的總能量,Pn表示生物體內儲存的能量,則R=
,其表示的生物學含義是 。(4)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X、Y、Z分別代表甲圖中的A、B、C且構成一條食物鏈
B.該生態系統中第一、二營養級間的能量傳遞效率較高,約為24.3%
C.每平方米每年流經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為8.707×104kJ
D.由于該生態系統長期處于穩定狀態,所以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不會變化
(5)丙圖表示人類在草原上放養牲畜的目的是調整生態系統中的 關系,使其持續高效地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