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用32P標記噬菌體的DNA,上清液中出現微弱放射性的原因是噬菌體裂解 | |
B. | 攪拌的目的是把細菌內的噬菌體和細菌分離 | |
C. | 分離后的懸浮液主要是子代的噬菌體 | |
D. | 用35S標記噬菌體蛋白質,沉淀中出現微弱放射性的原因是還有蛋白質外殼未脫離細菌 |
分析 T2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
①研究這:1952年,赫爾希和蔡斯.
②實驗材料:T2噬菌體和大腸桿菌等.
③實驗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法.
④實驗思路:S是蛋白質的特有元素,DNA分子中含有P,蛋白質中幾乎不含有,用放射性同位素32P和放射性同位素35S分別標記DNA和蛋白質,直接單獨去觀察它們的作用.
⑤實驗過程:標記細菌→標記噬菌體→用標記的噬菌體侵染普通細菌→攪拌離心.
⑥實驗結論:DNA是遺傳物質.
解答 解:A、用32P標記噬菌體的DNA,在侵染大腸桿菌時,能夠進入到細菌體內,所以上清液中出現微弱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培養時間過短或過長,部分噬菌體的DNA沒有進入細菌或細菌裂解,A錯誤;
B、攪拌的目的是把噬菌體的蛋白質外殼和細菌分離,B錯誤;
C、分離后的懸浮液主要是親代噬菌體的蛋白質外殼,C錯誤;
D、用35S標記噬菌體蛋白質,沉淀中出現微弱放射性的原因是還有蛋白質外殼未脫離細菌,仍吸附在細菌表面,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實驗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無胸腺裸鼠體內沒有成熟的B細胞 | |
B. | 無胸腺裸鼠應飼養在無菌環境中 | |
C. | 給無胸腺裸鼠注入T細胞可增強其免疫力 | |
D. | 人類癌細胞可在無胸腺裸鼠體內增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該分子中含有198個肽鍵 | |
B. | 參與構成該蛋白質分子的氨基酸中至少有200個氨基 | |
C. | 200個氨基酸縮合成該蛋白質時相對分子質量減少了3582 | |
D. | 該蛋白質中至少含有3個-NH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五靈脂、海螵蛸、蟬蛻等都是常用的取自動物的中藥 | |
B. | 各種野生生物都是生態系統不可缺少的組成成分 | |
C. | 一種野生生物一旦從地球上消失,就無法再生 | |
D. | 野生生物種類繁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電子顯微鏡下可看到圖中①~④所示的結構 | |
B. | 所有細胞中均以④作為蛋白質合成場所 | |
C. | 細胞中合成ATP的細胞器僅有圖中結構① | |
D. | 結構③參與該細胞分裂末期細胞壁的形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過程①的育種方法是誘發突變,其原理為基因突變,優點是能提高變異的頻率 | |
B. | 過程③的原理是基因重組,經④后,子代中aaBB所占比例為$\frac{5}{12}$ | |
C. | 過程⑤⑦使用了秋水仙素,它可以抑制紡錘體的形成,使染色體加倍 | |
D. | 過程⑥采用了花藥離體培養的方法,得到的后代有四種基因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甲圖中b是脫水縮合,產生的水中氧僅來自于氨基酸的-COOH,完成的場所是乙圖中的① | |
B. | 同一種蛋白合成時,在來源內質網和高爾基體的囊泡中,其結構不同 | |
C. | 與甲圖c過程有關的細胞器是乙圖中③②⑤,⑥中形成的蛋白質已經是成熟蛋白質 | |
D. | 在甲狀腺球蛋白合成過程中,膜面積基本保持不變的有②和④,但膜的成分均發生更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