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細胞的敘述,錯誤的是
A.細胞核、核糖體、線粒體和葉綠體中均能發生堿基互補配對
B.卵細胞、神經細胞雖沒有細胞周期,但化學成分都不斷更新
C.藍藻之所以能夠進行光合作用是因為細胞內含有葉綠體
D.肺炎雙球菌等原核細胞、酵母菌等真核細胞的遺傳物質都是DNA
C
【解析】
試題分析:細胞核、線粒體和葉綠體中都含有少量DNA,能進行自我復制,也可以進行轉錄,DNA復制和轉錄過程中均能發生堿基互補配對,翻譯過程在核糖體上進行,此時發生mRNA與tRNA堿基互補配對,A項正確;卵細胞、神經細胞都是高度分化的細胞,不具有分裂能力,所以沒有細胞周期,但是卻具有代謝能力,所以化學成分都不斷更新,B項正確;藍藻是原核生物,細胞內無葉綠體,但含有與光合作用有關的色素和酶,所以能進行光合作用,C項錯誤;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遺傳物質都是DNA,D項正確。
考點:本題考查細胞的結構和功能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的網絡結構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河北省衡水市高三下學期三月點睛金榜大聯考(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中表示部分化合物的元素組成,其中數字表示元素。相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圖中所示①為大量元素,③④為微量元素
B.人體缺③會影響正常的有氧呼吸功能
C.甲狀腺激索、血紅蛋白等從細胞中分泌到外部環境的方式是胞吐
D.圖示化合物合成過程中都需要消耗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河南省高三下學期第一次月考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共9分)回答下列Ⅰ、Ⅱ兩個問題:
Ⅰ、(1)在人體體溫的神經—體液調節中,下丘腦是 ,調節產熱活動最重要的激素是 。
(2)人在寒冷的環境下會出現寒戰,這是機體通過 增加產熱,有利于維持體溫恒定;劇烈運動后,機體降低體溫的機制主要是通過汗液的蒸發和 增加散熱。
Ⅱ、為探究血糖調節的影響因素,設計如下實驗流程。實驗中5只家兔的注射劑量和生理指標均按單位體重計算。
據圖回答:
(3)實驗中起對照作用的是 號家兔。
(4)二次注射后,低血糖癥狀最先得到緩解的是 號家兔;若②號家兔出現糖尿,則該兔的尿量將會 ,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河南省焦作市高三上學期期中學業水平測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是某XY型性別決定的二倍體生物體內的細胞分裂過程中物質或結構變化的相關模式圖。對圖的分析錯誤的是
A.如果圖甲中的細胞來自于動物的同一器官,則最可能是來自于雄性動物的精巢
B.在圖甲②所代表的細胞分裂的全過程中,通常會發生的可遺傳變異是基因重組
C.圖丙中②→①的變化,對應于圖甲中形成①細胞的過程和圖乙中的C→D段時期
D.若該動物的成熟生殖細胞中有XY,變異通常發生在圖乙中的BC段所代表的時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河南省焦作市高三上學期期中學業水平測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將某綠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實驗裝置中,研究溫度對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影響(其余的實驗條件都是理想的),實驗以CO2的吸收量與釋放量為指標。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
下列對該表數據分析正確的是
A.晝夜不停地光照,溫度在35℃時該植物不能生長
B.每天交替進行12小時光照、12小時黑暗,溫度均保持在25℃的條件下,該植物積累的有機物最多
C.晝夜不停地光照,該植物生長的最適宜溫度是30℃
D.每天進行14小時光照,溫度在30℃時,該植物積累的有機物是溫度在35℃時的2.71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甘肅省蘭州市高三下學期診斷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1分)某研究小組將一定量的小球藻(一種單細胞綠藻)浸在溫度適宜加有適量培養液的密閉玻璃容器內,在不同光照條件下,測定該容器內氧氣含量的變化如圖所示。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B點時,小球藻細胞內產生[H]的場所有 。此時,其光合作用速率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2)在0~5min內,該容器內氧氣量減少是因為 。此階段若用H218O培養小球藻,則不考慮蒸騰作用的情況下最先出現的放射性物質是 。
(3)在5~15min內,該容器內氧氣量增加的速率逐漸減少的原因是 。此階段如果呼吸速率始終不變,則小球藻光合作用的平均速率(用氧氣產生量表示)是 mol/mi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福建省泉州市高三3月教學質量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0分)研究人員利用生物工程技術,探究豬bmp15基因在不同組織細胞中的特異性表達。該工程技術基本流程如下圖(EGFP基因控制合成增強型綠色熒光蛋白;過程②表示表達載體2成功導入各組織細胞)。請回答:
(1)過程①中,需利用 限制酶處理表達載體1。
(2)過程②中,常采用 技術將表達載體2成功導入受體細胞。
(3)培養受體細胞時,通常需在培養液中添加一定量的 ,以防污染。
(4)在實驗結果的基礎上,提取上述豬肌肉細胞的 (mRNA/DNA),利用標記的EGFP基因作探針,進行分子雜交,可進一步探究豬bmp基因特異性表達的原因。
(5)據實驗結果推測,豬bmp15基因在 細胞特異性表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淄博市高三3月第一次模擬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關于下圖(中心法則)的敘述,錯誤的是
A中心法則主要包括復制、轉錄和翻譯過程
B.圖中虛線所示過程普遍發生在細胞生物中
C.過程②、③的原料、模板和聚合酶不同
D.形成的某些蛋白質可以影響①~⑥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北省漢川高二期末統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種群和群落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用標志重捕法調查動物種群的密度,所得的估算值往往比實際值偏小
B.性別比例可預測未來種群數量的動態變化
C.蝗蟲和蚜蟲與農作物的關系都是捕食關系
D.用記名計算法統計土壤小動物類群的豐富度時,應直接數出一定面積的樣地中各種群的個體數目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