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孟德爾豌豆雜交實驗提出遺傳定律--假說演繹法 | |
B. | 分離各種細胞器和葉綠體中色素的分離--差速離心法 | |
C. | 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和研究某種群數量變化規律一模型建構法 | |
D. | 研究光合作用的反應過程和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同位素標記法 |
分析 1、孟德爾發現遺傳定律用了假說演繹法,其基本步驟:提出問題→作出假說→演繹推理→實驗驗證(測交實驗)→得出結論.
2、T2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步驟:分別用35S或32P標記噬菌體→噬菌體與大腸桿菌混合培養→噬菌體侵染未被標記的細菌→在攪拌器中攪拌,然后離心,檢測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質.
3、模型是人們為了某種特定目的而對認識所作的一種簡化的概括性的描述,模型構建是生物學教學、研究和學習的一種重要方法.高中生物《分子與細胞》提出模型的形式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和數學模型等.
(1)物理模型是以實物或圖畫形式直觀地表達認識對象的特征
(2)概念模型 通過分析大量的具體形象,分類并揭示其共同本質,將其本質凝結在概念中,把各類對象的關系用概念與概念之間的關系來表述,用文字和符號突出表達對象的主要特征和聯系.例如:用光合作用圖解描述光合作用的主要反應過程,甲狀腺激素的分級調節等.
(3)數學模型是用來描述一個系統或它的性質的數學形式.對研究對象的生命本質和運動規律進行具體的分析、綜合,用適當的數學形式如,數學方程式、關系式、曲線圖和表格等來表達,從而依據現象作出判斷和預測.例如:細菌繁殖N代以后的數量Nn=2n,孟德爾的雜交實驗“高莖:矮莖=3:1”,酶活性受溫度影響示意圖等.
4、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法在生物學中具有廣泛的應用:
(1)用35S標記噬菌體的蛋白質外殼,用32P標記噬菌體的DNA,分別侵染細菌,最終證明DNA是遺傳物質;
(2)用3H標記氨基酸,探明分泌蛋白的合成與分泌過程;
(3)15N標記DNA分子,證明了DNA分子的復制方式是半保留復制;
(4)卡爾文用14C標記CO2,研究出碳原子在光合作用中的轉移途徑,即CO2→C3→有機物;
(5)魯賓和卡門用18O標記水,證明光合作用所釋放的氧氣全部來自于水.
解答 解:A、孟德爾豌豆雜交實驗提出遺傳定律--假說演繹法,A正確;
B、分離各種細胞器常用差速離心法,而分離葉綠體中色素采用的是紙層析法,B錯誤;
C、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采用了構建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某種群數量變化規律采用了構建數學模型的方法,C正確;
D、研究光合作用的反應過程和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都采用了同位素標記法,D正確.
故選:B.
點評 本題綜合考查了光合作用發現史、孟德爾雜交實驗、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模型等知識,對于此類試題,需要考生注意的細節較多,如實驗的原理、實驗采用的試劑及試劑的作用、實驗采用的方法等,需要考生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注意積累.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細胞內染色體數量高度一致 | B. | 都是純合體 | ||
C. | 彼此性狀極其相似 | D. | 需要進一步鑒定和篩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ATP經水解脫去兩個磷酸基團形成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 |
B. | 酶在催化反應的過程中發生可逆性的形狀改變 | |
C. | 光合作用過程中在葉綠體內產生葡萄糖可用于合成淀粉 | |
D. | 碳反應過程中將三碳酸還原成三碳糖磷酸的能量都由ATP提供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所有實驗都要設置空白對照,確保只研究一個自變量 | |
B. | 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實驗中溫度和pH是自變量 | |
C. | 探究植物細胞的吸水與失水,實驗中液泡體積的變化是因變量 | |
D. | 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的方式,除去空氣中的CO2是為了控制因變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根據圖分析,要獲得最大持續捕撈量,捕撈后大黃魚種群數量應處于c點 | |
B. | 海洋魚類生活在不同的水層,這體現了生物群落的水平結構 | |
C. | 大黃魚是生態系統中的消費者,是生態系統的基石 | |
D. | 如果石油、工業廢水等的污染超過海洋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海洋生態系統就很難恢復到原來的狀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A在1月份接種了疫苗,B沒有 | |
B. | 兩人均在4月份感染了該病毒 | |
C. | A免疫系統可以清除病毒并能長期產生保護作用 | |
D. | 該病毒疫苗刺激機體產生了相應的記憶細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丙酮酸、脂肪、乳酸 | B. | 葡萄糖、核糖、糖蛋白 | ||
C. | 胰島素、性激素、生長素 | D. | 肌糖原、肝糖原、抗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發生質壁分離的外因是細胞壁的伸縮性小于細胞膜的伸縮性 | |
B. | 孟德爾的豌豆雜交試驗中將母本去雄的目的是防止異花授粉 | |
C. | 研究細胞核的功能時把蠑螈的受精卵橫縊成有核和無核兩部分 | |
D. | 研究光照強度對植物光合作用的影響,分別在黑暗和光照條件下進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