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秋•德州期中)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非等位基因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B.基因重組可以產生新性狀,但不能改變基因頻率
C.測交實驗可以檢測F1個體產生配子的類型和數量
D.在自由交配的群體中若無突變、自然選擇等因素發生,基因型頻率一般不變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細胞癌變時,抑癌基因發生了突變,原癌基因未發生突變 | |
B. | 癌細胞在患者體內容易分散和轉移,與細胞膜上糖蛋白異常有關 | |
C. | β-1.3-D-葡聚糖誘導腫瘤細胞凋亡時,只有凋亡基因表達 | |
D. | 腫瘤細胞始終處于細胞分裂期,且分裂期比正常細胞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血漿中蛋白質含量明顯高于淋巴和組織液 | |
B. | 葡萄糖、胰島素、淋巴因子和胰蛋白酶都屬于人體內環境的成分 | |
C. | 個體穩態的實現是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和免疫系統等共同調節的結果 | |
D. | 人體內環境的相對論穩定包括內環境的各種化學成分和理化性質的穩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省高三上12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5秋•德州期中)下列說法符合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是( )
A.自然選擇是對種群的有利基因進行選擇,且決定了新基因的產生
B.種群基因頻率的變化趨勢能反映生物進化的方向
C.超級細菌感染病例的出現,是因為抗生素的濫用促使細菌發生基因突變
D.隔離是形成新物種的必要條件,也是生物進化的必要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省高三上12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5秋•泰安期中)某科研小組對“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過程中攪拌時間與放射性強弱關系進行了研究,結果如圖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
A.實驗過程中被侵染的細菌基本未發生裂解
B.實驗過程中充分攪拌能使所有的噬菌體與細菌脫離
C.實驗結果表明,做“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的適宜攪拌時間為2min左右
D.若攪拌4min時被侵染的細菌下降為90%,則上清液中32P的放射性會增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省高三上12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5秋•泰安期中)科學家屠呦呦因發現能有效治療瘧疾的青蒿素,獲得2015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青蒿富含青蒿素,控制青蒿株高的等位基因有4對,它們對株高的作用相等,且分別位于4對同源染色體上.已知基因型為aabbccdd的青蒿高為10cm,基因型為AABBCCDD的青蒿高為26cm.如果已知親代青蒿高是10cm和26cm,則F1的表現型及F2中可能有的表現型種類是( )
A.12cm、6種 B.18cm、6種
C.12cm、9種 D.18cm、9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