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選擇5℃、15℃、25℃、35℃水溫進行實驗 | |
B. | 選擇污染程度一致的衣物比布料好 | |
C. | 用手洗比全自動洗衣機洗更利于變量控制 | |
D. | 實驗用水量越多效果越好 |
分析 對照實驗遵循單一變量原則.如自變量是溫度時,要考慮酶的適宜溫度范圍.另觀察洗滌效果,可以觀察污布的清潔程度、也可以是洗去污物所用的時間的長短等.
解答 解:A、“一同學擬探究溫度對某洗衣粉洗滌效果的影響”,則實驗的自變量是溫度,即可選擇5℃、15℃、25℃、35℃水溫進行實驗,A正確;
B、選擇污染程度一致的布料比衣物好,因為布料容易和洗衣粉接觸,B錯誤;
C、用全自動洗衣機洗更利于變量控制,而手洗受力不均,C錯誤;
D、實驗用水量應該合理,而且等量,D錯誤.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了溫度對加酶洗衣粉洗滌效果的影響的相關內容,意在考查考生能運用所學知識與觀點,通過比較、分析與綜合等方法對某些生物學問題進行解釋、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斷或得出正確的結論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四川省成都市高二上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研究表明,同一突觸小體中可能存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遞質,此現象稱為遞質共存現象。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突觸后膜所在神經元中無遞質
B.興奮在突觸中的傳遞有賴于生物膜的流動性
C.同一突觸后膜上可能存在多種受體
D.突觸小泡的形成與高爾基體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可能誘發DNA中堿基對的改變 | |
B. | 可能誘導染色體結構的變化 | |
C. | 可能誘導個別染色體數目的變化 | |
D. | 可能導致人體遺傳物質發生定向改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隔離在物種形成中的作用在于阻斷種群個體間的交配 | |
B. | 種群基因頻率的變化趨勢反映了可遺傳變異的方向 | |
C. | 自然選擇的直接對象是生物的表現型 | |
D. | 若兩個動物可以進行交配并產生后代,則說明這兩個動物之間不存在生殖隔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提出了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的觀點 | |
B. | 提出了用進廢退的理論 | |
C. | 認為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 | |
D. | 認為決定進化方向的是中性突變的積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8:00到12:00凈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呼吸作用增加 | |
B. | 氣孔的關閉可能是由于光照和溫度的影響 | |
C. | 相比于10:00和14:00,12:00凈光合速率更低的原因是氣孔關閉 | |
D. | 實驗結果說明光合作用受光照、溫度、CO2濃度等因素的共同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基因的基本單位是核糖核苷酸 | B. | 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 | ||
C. | 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 | D. | 基因由成百上千個堿基組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