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分析食物網可知,該食物網中綠藻為第一營養級的食物鏈有3條,水草為第一營養級的食物鏈有2條,共5條食物鏈.流經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是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即來自綠藻和水草所固定的太陽能.
2、能量流動特點:①單向流動:生態系統內的能量只能從第一營養級流向第二營養級,再依次流向下一個營養級,不能逆向流動,也不能循環流動.②逐級遞減:能量在沿食物鏈流動的過程中,逐級減少,能量在相鄰兩個營養級間的傳遞效率是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表示.能量傳遞效率指的是某營養級同化的能量占上一營養級同化的能量的百分比.
3、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環境中一些污染物質通過食物鏈在生物體內大量積聚的過程.生物富集作用隨著食物鏈的延長而不斷加強.
解答 解:(1)根據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這個水池生態系統中共有5條食物鏈,流經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是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即來自綠藻和水草所固定的太陽能.
(2)鯽魚來自綠藻的能量為:200×$\frac{1}{4}$÷10%=500kJ;鯽魚來自輪蟲的能量為:200×$\frac{1}{2}$÷20%=500kJ.
(3)由于池中引種了大量浮萍,一段時間后,水面長滿了浮萍,遮住了光線,水草因光照減弱,不能正常進行光合作用而死亡;水草死亡,輪蟲因缺乏食物來源也死亡.此時該水池中的食物網如下:
故答案為:
(1)5 綠藻和水草
(2)500 500
(3)陽光 綠藻(或食物)
點評 本題的知識點是食物網中對于食物鏈的分析,能量流動的簡單計算,人為因素對生態系統造成破壞的原因,對食物網的分析是解題的突破口,對生態系統結構的掌握是解題的關鍵,難度適中.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吉林延邊二中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大面積燒傷護理不當時,易發生感染而引起嚴重后果,這主要是由于
A.體液大量損失
B.特異性免疫能力減弱
C.非特異性免疫能力減弱
D.營養物質得不到及時補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DNA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隨NaCl溶液濃度的降低而減小 | |
B. | 利用DNA不溶于酒精的性質,可除去細胞中溶于酒精的物質而得到較純的DNA | |
C. | DNA是大分子有機物,不溶于水而溶于某些有機溶劑 | |
D. | 在沸水中,DNA遇二苯胺會出現紫色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排卵是指卵泡從卵巢中排出 | |
B. | 排卵排出的卵子是未成熟的 | |
C. | 卵子形成時的減數第一次分裂和減數第二次分裂均在卵巢中完成 | |
D. | 卵子形成時的減數分裂的兩次分裂是連續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植物越冬時,自由水的含量比例降低 | |
B. | 自由水不發生化學反應 | |
C. | 自由水為生物體內各種反應的環境 | |
D. | 自由水是生物體細胞代謝旺盛時含量最豐富的物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 | B. | ![]() | C. | ![]() | D.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刺激細胞E,電流計指針不會發生偏轉 | |
B. | 從a處切斷神經纖維,刺激b處,細胞E能產生反應 | |
C. | 刺激皮膚細胞A一次,電流計的指針一定發生兩次偏轉 | |
D. | 興奮在神經細胞B的傳導方向與其膜內的電流方向一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frac{1}{2}$、$\frac{1}{8}$ | B. | $\frac{3}{4}$、$\frac{1}{4}$ | C. | $\frac{1}{4}$、$\frac{1}{4}$ | D. | $\frac{1}{4}$、$\frac{1}{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