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圖表示某種處于平衡狀態的生物種群因某些外界環境變化導致種群中生物個體數量改變時的四種情形,下列有關產生這些變化原因的分析,最合理的是
A.若圖①所示為草原生態系統中某種群,則a點后的變化原因可能是過度放牧
B.若圖②所示為某發酵罐中菌種數量,則b點肯定增加了營養供應
C.圖③中c點后發生的變化表明生態系統崩潰
D.圖④表示海洋生態系統中的某種魚,d點表明捕撈過度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為白菜—甘藍的培育流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過程①用到的酶是纖維素酶和果膠酶
B.過程②常用的化學試劑是聚乙二醇
C.過程④和過程⑤所用的培養基是完全相同的
D.該過程利用的原理是細胞的全能性和細胞膜的流動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過程中,不能體現生物膜的結構特點的是
A.植物根尖分生區細胞的有絲分裂和蛙的紅細胞的無絲分裂
B.漿細胞分泌抗體和突觸小體釋放神經遞質
C.變形蟲的變形運動和洋蔥表皮細胞的質壁分離復原
D.核糖體上合成的解旋酶進入細胞核和細胞膜上糖蛋白的識別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顏色變化常作為觀察生物實驗結果的一項重要指標。下面是一些學生在實驗中遇到的問題,其中錯誤的操作或想法是
①檢測生物組織中的蛋白質時,應將雙縮脲試劑A和B等量混合后,加入待測組織樣液中,蛋白質樣液呈現紫色
②用滴管在花生子葉薄片上滴加蘇丹III染液,發現滿視野都呈現橘黃色,可滴l~2滴50%酒精洗去浮色
③取新鮮的菠菜葉,加少許SiO2和丙酮,研磨液呈黃綠色,由此判斷菠菜葉用量太少
④在紙層析法分離葉綠體中色素的結果中,最晚出現的色素帶是藍綠色,可判斷葉綠素b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最低,擴散速度最慢
⑤制作小生態瓶模擬池塘生態系統,一周后發現水質顏色和藻類異常,應將其移到陽光直射處
A.③④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①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生物技術實踐)下表所示為某微生物培養基的配方,回答下列有關微生物培養的問題。
成分 NaNO3 K2HPO4 KCI MgSO47H2 FeSO4 (CH2O) H2O 抗生素 O
含量 3g 1g 0.5g 0.01g 0.05g 30g 1000mL 0.l萬單位
(1)該培養基包含的營養成分有______________。依物理性質,該培養基屬于______________培養基。依功能看,該培養基屬于______________培養基。
(2)若用該培養基培養纖維素分解菌,應除去的物質有______________,應加入的碳源是______________。
(3)配制培養基時,在各成分都溶化后分裝前,要進行的是______________和滅菌。對培養基進行滅菌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___。倒平板時,一般需冷卻至50℃左右,在酒精燈火焰附近操作。在固體培養基上接種菌種的常用方法有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2011年度諾貝爾醫學獎由博伊特勒、霍夫曼和斯坦曼三位科學家分享。博伊特勒和霍夫曼發現,“toll樣受體(TLR)”可識別不同病原體,并在細菌入侵時快速激活非特異性免疫。斯坦曼則發現了免疫系統的樹突細胞,能激發T淋巴細胞,引起一系列反應,如制造出抗體和“殺手”細胞等,殺死被感染的
細胞以及“入侵者”。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toll樣受體(TLR)是基因表達的產物,合成的場所是核糖體
B.toll樣受體(TLR)存在細胞外表面,對抗原具有識別作用
C.樹突細胞激發T淋巴細胞體現了細胞間的信息交流
D.樹突細胞能激發T細胞分化形成各種淋巴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生物——選修模塊3:現代生物技術】
目前,科學家正致力于應用生物技術進行一些疾病的治療,如器官移植、基因治療等。請回答下列問題:
(1)人體器官移植面臨的主要問題有____________和免疫排斥,目前臨床通過使用______抑制___________的增殖來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2)EK細胞來源于___________細胞或胎兒的原始性腺,也可以通過___________技術得到重組細胞后再進行相應處理獲得。通過對患者的EK細胞進行___________,可培育出特定人造組織器官,進而解決免疫排斥問題。
(3)人們發現小型豬的器官可用來替代人體器官進行移植,但小型豬器官表面的某些抗原決定簇仍可引起免疫排斥。目前,科學家正試圖利用基因工程對小型豬的器官進行改造,在改造中導入小型豬基因組中的一些調節因子屬于基因工程中的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2分)
(4)(每空2分)基因工程技術還可用于基因診斷和基因治療,基因診斷的基本原理是_____________,基因治療的包括_______________兩種方法,采用的載體通常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水稻植株因感染赤霉菌而患惡菌病,患病植株比正常植株高50%以上。有人推測是赤霉菌產生的赤霉素使水稻患惡苗病。下列有關赤霉素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據題分析可知,赤霉素屬于植物激素
B.植物生長發育繁殖的各個時期,赤霉素均起主導作用
C.植物體內合成赤霉素的主要部位是根冠、萎蔫的葉片
D.該赤霉素的主要作用是促進細胞伸長,引起植株增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