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說—演繹法包括“提出問題、作出假設、驗證假設、得出結論”四個基本環節,利用假說—演繹法,孟德爾發現了兩個遺傳規律。下列關于孟德爾的研究過程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A、提出問題是建立在純合親本雜交和F1自交兩組豌豆遺傳實驗基礎上
B、孟德爾所作假設的核心內容是“性狀是由位于染色體上的基因控制的”
C、為了驗證作出的假設是否正確,孟德爾設計并完成了測交實驗
D、孟德爾成功的原因之一是選用豌豆作為實驗材料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南省婁底市名校高一上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關于ATP的描述正確的是:
A.ATP是高能磷酸化合物,水解成ADP后就不含高能磷酸鍵了
B.植物根尖細胞中能合成ATP的場所只有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
C.螢火蟲發光的原理是ATP水解后釋放的能量在熒光素酶的作用下直接轉化為光能
D.劇烈運動時,人體內ATP含量遠遠高于安靜狀態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廣東省增城市高三12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表示處于平衡狀態的某個生物種群因某些變化導致種群中生物個體數量改變時的四種情形,有關產生這些變化的分析,正確的是
A.若圖①所示為草原生態系統中某羊群,則a點后的變化原因不可能是過度放牧
B.若圖②所示為某發酵罐中酵母菌的數量,則b點后的變化原因一定是產生了變異
C.圖③中c點后發生的變化表明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已經受到了嚴重破壞
D.圖④曲線可用于指導滅鼠,如果僅殺死一半老鼠,就很難達到效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廣東省深圳市高三第一次調研考試理科綜合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真核細胞生物膜的敘述錯誤的是
A.生物膜上可合成ATP
B.性激素的合成與生物膜有關
C.生物膜上可發生信號轉換
D.流動鑲嵌模型屬于概念模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廣東省清遠市高三上學期第三次檢測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是A、B兩個家庭的色盲遺傳系譜圖,這兩個家庭由于某種原因調換了一個孩子,請確定調換的兩個孩子是
A.1和3 B.2和6 C.2和5 D.2和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廣東省清遠市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檢測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將新鮮馬鈴薯切成5cm的長條(粗細相同),分別放在濃度不同的甘露醇溶液中,4h后測量每條的長度,結果如圖所示。以下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A.馬鈴薯細胞液的濃度約為30g·L-1
B.當溶液濃度為40g·L-1時,細胞開始發生質壁分離
C.在溶液濃度為30g·L-1~90g·L-1的范圍內,細胞壁也有一定程度的收縮
D.在溶液濃度為20g·L-1,細胞能發生質壁分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廣東省清遠市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檢測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細胞的結構和功能的敘述,哪項是正確的
A.硝化細菌、霉菌、水綿的細胞都含有線粒體、核糖體、DNA和RNA
B.能進行有氧呼吸的細胞一定含有線粒體,含線粒體的細胞每時每刻都在進行有氧呼吸
C.藍藻和衣藻因為有葉綠體所以都能進行光合作用
D.蛙紅細胞、人腦細胞、洋蔥根尖分生區細胞并不都有細胞周期,但這些細胞內的化學成分都在不斷更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遼寧實驗中學分校高一上期末考試(理)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細胞膜結構與功能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在人體受到禽流感病毒侵染后發生免疫反應的過程中,體現了細胞膜的識別功能
B.在唾液分泌反射過程中,體現了細胞膜的信息傳遞功能
C.在胰島素的分泌過程中,可以體現細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
D.在體內氧氣的運輸過程中,體現了細胞膜的主動運輸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遼寧實驗中學分校高一上期末考試(理)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免疫球蛋白IgG的結構示意如圖,其中一S—S一表示連接兩條相鄰肽鏈的二硫鍵。若該IgG由m個氨基酸構成,則該IgG有肽鍵數( )
A.m個 B.(m+1)個 C.(m—2)個 D.(m-4)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