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表示細胞有絲分裂、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過程中核DNA含量的變化示意圖,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 由B→C,DNA的含量增加一倍,是因為復制的結果
B. 由H→I,DNA的含量增加一倍,是受精作用的結果
C. 由R→P,DNA的含量減少一半,是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分別進入到兩個子細胞中去的結果
D. 由D→E,DNA的含量減少一半,原因與N→R的過程相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正常人體進食后血糖濃度變化和調節的部分過程示意圖如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激素甲由胰島B細胞通過____________方式分泌,調節這一過程的信息分子有____________。
(2)當血糖濃度為N時,調節血糖的中樞神經系統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分泌激素乙外,同時增加____________(填激素名稱)的分泌。
(3)激素甲作用于靶細胞后,可增加靶細胞表面的葡萄糖轉運載體,其生理意義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研究兩個小麥新品種P1、P2的光合作用特性,研究人員分別測定了新品種與原種(對照)葉片的凈光合速率,結果如圖所示。請據圖回答:
(1)葉片葉肉細胞中產出O2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
(2)溫度影響光合速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圖中凈光合速率可通過測定葉片的_________來表示(答出一條即可)。
(4)據圖分析,兩個新品種中_________更有推廣的價值,理由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中甲表示某動物精原細胞中的一對同源染色體。在減數分裂過程中,該對同源染色體發生了交叉互換,結果形成了①④所示的四個精細胞。這四個精細胞中,來自同一個次級精母細胞的是
A. ①與②B. ②與③C. ①與③D. ②與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擬南芥為十字花科、自花授粉的植物,由于其具有基因組小、繁殖快等特點,成為遺傳學研究的首選材料。研究者發現在野生型擬南芥中出現一株花期明顯提前的植株并命名為“早花”,為研究其早花性狀,研究者做了以下實驗。
(1)為判斷該“早花”是否發生了可遺傳變異,最簡便的驗證方法是________,若后代中出現早花性狀,可判斷早花性狀屬于可遺傳變異 。研究者將該“早花”與野生型的雜交子代表現型統計如下表所示,該“早花”為_____性狀。
(2)來自突變體庫中的一個隱性突變體A3(aa)表現型與此“早花”極為相似(該“早花”突變基因用B/b表示)。
①已知A3的突變基因a位于2號染色體上(如圖1所示),該“早花”基因B/b在染色體上的定位有幾種情況?請試著在圖2中標注出基因A/a和B/b的可能位置關系。______
② 為判斷基因A/a與基因B/b的位置關系,研究者用A3與該“早花”雜交,子一代表現型均為____________ ,則 A3的突變基因a與該“早花”的突變基因互為等位基因,由此推測該“早花”性狀由基因A突變所致。
③ 為驗證上述推測是否正確,研究者將A基因與質粒經__________________酶處理構建基因表達載體分別轉入到A3和該“早花”突變體中,轉基因株系均__________________,說明b基因由基因A突變所致,使植株出現早花性狀。
(3)為探究早花性狀產生的分子機制,研究者分別提取A3、該“早花”和野生型的mRNA,經過______形成cDNA,利用_____技術在體外特異性擴增A基因,對擴增結果進行電泳。結果如下圖所示,推測“早花”性狀產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注:圖中ACTIN基因在活細胞中均表達且表達量相近。
(4)綜合上述實驗結果,分析推測基因A的功能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酶的表述,全面而準確的是
A. 酶不能脫離生物體起作用 B. 酶在低溫下會失去活性
C. 酶與無機催化劑沒有本質區別 D. 酶是活細胞產生的有催化作用的有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面是某哺乳動物某器官內細胞分裂不同時期的細胞圖像,請回答問題:
(1)根據題干和圖像,推測該動物性別為_________,具有同源染色體的細胞是________(填字母),B和D中分別含有_______對同源染色體。處于有絲分裂中期的細胞是_______(填字母)。
(2)C細胞的名稱是________。
(3)圖中屬于減數分裂過程中出現的細胞圖像有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受精過程的順序為
①第一次卵裂開始
②釋放第二極體
③頂體反應
④透明帶反應
⑤雌、雄原核形成
⑥核膜消失,雌、雄原核融合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③②④⑤⑥①
C. ④⑤②①③⑥ D. ③④②⑤⑥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