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5. 某學校生物興趣小組開展了“調查人群中的遺傳病”的 實踐活動,以下調查方法或結論不太合理的是()
A. 調查時,最好選取群體中發病率相對較高的多基 因遺傳病,如原發性高血壓、冠心病等
B. 調查時應分多個小組、對多個家庭進行調查,以獲 得足夠大的群體調查數據
C. 為了更加科學、準確調查該遺傳病在人群中的發 病率,應特別注意隨機取樣
D. 若調查結果是男女患病比例相近,且發病率較 高,則可能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3. 下列關于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敘述,正確的是()
A. 自然選擇所保留的變異,對人類都是有利的
B. “生存”的“適者”,對人類都是有益的
C. 在自然選擇中,人類起著主導作用
D. “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的過程中,起主導作 用的是環境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8. (2014 •江蘇揚州中學開學測試) 果蠅是常用的遺傳 學研究的實驗材料,據資料顯示,果蠅約有104對基 因,現有一黑腹果蠅的野生種群,約有107個個體,請分析回答以下問題:
(1) 該種群的全部個體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稱為種群的 ,經觀察,該種群中果蠅有多種多樣的基因型,分析其產生的原因,是在突變過程中產生了,是通過有性生殖中的 而產生的,使種群中產生了大量的可遺傳的 ,其產生的方向是 ,其來源包括 、和 。它們都能為生物進化提供 ,但不能決定生物進化的 。
(2) 假定該種群中每個基因的突變率都是10-5. 那么在該種群中每一代出現的基因突變數是 。
(3) 隨機從該種群中抽出100只果蠅,測知基因型AA (灰身) 35只,Aa(灰身) 60只,aa(黑身) 5只,請 問A的基因頻率為 ,a的基因頻率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2. 下列有關隔離與物種形成的說法,錯誤的是()
A. 物種的形成必須經過種群之間的隔離
B. 東北虎和華南虎雖有長期的地理隔離,但仍屬于 一個物種
C. 物種都是經過長期的地理隔離,最后出現生殖隔 離而形成的
D. 四倍體西瓜與二倍體西瓜因存在生殖隔離,所以 屬于兩個物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內蒙古鄂爾多斯西部四校高二第一學期期末聯考試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當人所處的環境溫度從 25 ℃降到 5 ℃時,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的變化 依次為( )
A.增加、增加、減少
B.減少、減少、增加
C.增加、減少、增加
D.增加、增加、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河北省百校聯盟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調查某大麥種群中一對相對性狀(甲、乙性狀)的頻率,發現甲、乙性狀各占50%。若分別取足夠數量的甲、乙兩種性狀的個體分別自交,發現50%乙性狀的子代表現出甲性狀,而甲性狀的子代未發現乙性狀。以下結論錯誤的是( )
A.乙性狀為顯性性狀
B.甲性狀的基因頻率高于乙性狀的基因頻率
C.乙性狀個體子代中出現甲性狀是性狀分離現象
D.該種群顯性純合子與雜合子的比例是不能確定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湖北穩派高三一輪復習質檢考試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關于物種的形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生物進化過程中總是淘汰隱性性狀
B.生物進化過程中總是淘汰顯性性狀
C.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
D.自然選擇直接作用于不同的基因型,而不是表現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陜西漢中高三上學期教學質量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所示為某二倍體生物的正常細胞及幾種突變細胞的一對常染色體和性染色體。以下分析不正確的是( )
A.圖中正常雄性個體產生的雄配子類型有四種
B.突變體Ⅰ的形成可能是由于基因發生了突變
C.突變體Ⅱ所發生的變異能夠通過顯微鏡直接觀察到
D.突變體Ⅲ中基因A和a的分離符合基因的分離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