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生長素生理作用特點:具有雙重性即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根據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生長素濃度在O點~C點的范圍內是促進生長的,而在C點以后的范圍內是抑制的.明確知識點,梳理相關的基礎知識,分析題圖,結合問題的具體提示綜合作答.
解答 解:(1)曲線OH段表明曲線呈上升趨勢,說明在一定的濃度范圍內,隨生長素濃度增高,促進生長作用增強.
(2)曲線HB段表明曲線呈下降趨勢,說明超過一定的濃度范圍,隨生長素濃度增高,促進生長作用反而減弱.
(3)C點為促抑轉換點,對生長無影響,此濃度的生長素既不促進生長,也不抑制生長.
(4)頂端優勢是指植物的頂芽優先生長而側芽受到抑制的現象,是由于頂芽產生的生長素向下輸送,大量積累到側芽部位,使側芽部位的生長素濃度過高,從而抑制側芽的生長.因此,側芽生長素濃度是圖中曲線的C點及C點以后的范圍內.
(5)向光一側和背光一側生長素含量之比是1:2,
如果背光側為 2m 時,向光側為 m,此時背光側和向光側生長狀況相同.即直立生長,不符合題意;
如果背光側<2m時,向光側<m,此時,背光側促進作用>向光側促進作用,向光生長,符合題意;
如果背光側>2m時,向光側>m,此時,背光側促進作用<向光側促進作用,背光生長,不符合題意.
因為莖向光生長所以生長素的范圍應該大于零小于2m.即燕麥幼苗胚芽鞘尖端背光一側生長素濃度范圍是(0,2m).
(6)由于單側的照射,使背光面生長素濃度高于向光面,而背光面生長快,即生長效應強于向光面,故向光面的生長素濃度為m,根據圖示曲線,可判斷背光面的生長素濃度應大于m,小于2m.
(7)莖的近地側生長素濃度為2m,則莖的遠地側生長素小于2m,又由于莖的遠地側促進作用小于近地側,所以其濃度范圍應為小于m.
故答案為:
(1)在一定范圍內隨生長素濃度的增高,促進生長作用加強
(2)隨生長素濃度增高,促進生長作用減弱
(3)此濃度的生長素既不促進生長也不抑制生長
(4)C點及C點以后范圍內的
(5)小于2m
(6)大于m小于2m
(7)小于m
點評 本題考查生長素橫向運輸和生理作用特性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的識圖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網絡結構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準確判斷問題的能力,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蘇省兩校高一下學期期中聯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基因型為AaBb(兩對基因獨立遺傳)的兩植株雜交產生的許多后代中,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所占的幾率是
A. 7/16 B. 3/16 C. 9/16 D. 4/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基因組合 | D、H同時存在 (D_H_型) | D存在、H不存在 (D_hh型) | H存在、D不存在 (ddH_型) | D和H都不存在 (ddhh型) |
花紋顏色 | 野生型(黑色、橘紅色同時存在) | 橘紅色 | 黑色 | 白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XXY | XO | XXX | XYY | YY | YO |
雌性可育 | 雄性不可育 | 死亡 | 雄性可育 | 死亡 | 死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②③⑤ | B. | ②③④ | C. | ③④ | D. | ①②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此生物是動物,因為能將淀粉轉化為糖原 | |
B. | 淀粉和糖原都是儲存能量的多糖,麥芽糖是二糖 | |
C. | 上述四種糖類物質不可能存在于同一個細胞中 | |
D. | 淀粉、糖原和麥芽糖水解的產物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