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①→②→③ | B. | ①→③→② | C. | ②→①→③ | D. | ③→①→② |
分析 1、突觸是由突觸前膜,突觸間隙和突觸后膜構成的,突觸小體含有突觸小泡,內含神經遞質,神經遞質有興奮性和抑制性兩種,受到刺激以后神經遞質由突觸小泡運輸到突觸前膜與其融合,遞質以胞吐的方式排放到突觸間隙,作用于突觸后膜,引起突觸后膜的興奮或抑制.
2、神經細胞靜息時,神經纖維膜兩側的電位表現為內負外正,該電位的形成與鉀離子的外流鈉離子的內流有關.而在神經纖維受刺激后,神經纖維膜對鈉離子通透性增加,使得刺激點處膜兩側的電位表現為內正外負.
解答 解:根據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當興奮由軸突傳導至突觸前膜之前,突觸前膜兩側的電位表現為內負外正;當興奮由軸突傳導至突觸前膜時,突觸前膜兩側的電位表現為內正外負;當興奮傳至突觸后膜時,突觸后膜兩側的電位表現為內正外負,而此時突觸前膜兩側的電位恢復為內負外正.所以能正確表示興奮由軸突經突觸前膜傳至突觸后膜電信號變化正確順序的選項是①→③→②.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突觸結構和神經興奮傳遞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圖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山西省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為番茄根細胞對K+的吸收速率和氧分壓的關系圖,分析此圖信息,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圖中A、B兩處用于根代謝活動的酶有的不同
B.A→B段,ATP是限制根細胞對K+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
C.在B點以后,通過中耕松土可進一步促進K+的吸收而表現為M1曲線
D.氧分壓為8時,出現M1、M2、M3的差異可能與根所處的時間是白天或者夜晚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湖南師大附中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月考試卷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控制Xg血型抗原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Xg抗原陽性對Xg抗原陰性為顯性。下列有關Xg血型遺傳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在人群中,Xg血型陽性率女性高于男性
B.若父親為Xg抗原陽性,母親為Xg抗原陰性,則女兒全部為Xg抗原陽性
C.若父親為Xg抗原陰性,母親為Xg抗原陽性,則兒子為Xg抗原陽性的概率為75%
D.一位Turner綜合征患者(性染色體組成為XO)的血型為Xg抗原陽性,其父為Xg抗原陽性,母親為Xg抗原陰性,可知其疾病的發生是由于母親的卵細胞缺少X染色體所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細胞液含有糖類,無機鹽,色素,氨基酸等物質 | |
B. | 細胞液中的色素屬于脂溶性色素 | |
C. | 液泡以調節植物細胞內的環境并保持細胞形態 | |
D. | 細胞外的水分子經過四層磷脂單分子層進入根毛細胞的液泡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植物甲和乙都是二倍體生物,且體細胞中都含有18條染色體,所以他們屬于同一物種 | |
B. | 若甲和乙雜交得到的受精卵,在發育初期來自甲的染色體全部丟失,而乙的染色體全部保留,則繼續發育成的植株是單倍體 | |
C. | F1植株丙發生的染色體變化,能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 | |
D. | 秋水仙素通過促進著絲點分裂,使染色體數目加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人體細胞膜上的脂質包括磷脂、膽固醇 | |
B. | 蔗糖和麥芽糖都是還原糖 | |
C. | 糖類中的淀粉、纖維素和糖元都是由葡萄糖縮合而成 | |
D. | 質量相同的糖類和油脂被徹底分解時,糖類耗氧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