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圖中,甲、乙表示水稻的兩個品種,A、a和B、b表示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①~⑦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種的過程,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①→②過程簡便,但培育周期長
B.③過程常用的方法是花藥離體培養
C.②和⑦的變異都發生于有絲分裂間期
D.③→⑥過程與⑦過程的育種原理相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出生率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若某種群年初時的個體數為100,年末時為110,其中新生個體數為20,死亡個體數為10,則該種群的年出生率為10% |
B.若某動物的婚配制為一雌一雄,生殖期個體的雌雄比越接近1∶1,則出生率越高 |
C.若通過調控環境條件,使某動物的性成熟推遲,則出生率會更高 |
D.若比較三種年齡結構類型的種群,則穩定型的出生率最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1953年Watson和Crick構建了DNA雙螺旋結構模型,其重要意義在于( )
①證明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②確定DNA是染色體的組成成分 ③發現DNA如何儲存遺傳信息 ④為DNA復制機制的闡明奠定基礎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為證明蛋白質和DNA究竟哪一種是遺傳物質,赫爾希和蔡斯做了“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的實驗。下圖中親代噬菌體已用32P標記,A、C中的方框代表大腸桿菌。下列關于本實驗及病毒、細菌的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圖中錐形瓶中的培養液是用來培養大腸桿菌的,其內的營養成分中要加入32P標記的無機鹽
B.若要達到實驗目的,還要再設計一組用35S標記噬菌體的實驗,兩組相互對照,都是實驗組
C.噬菌體的遺傳不遵循基因分離定律,而大腸桿菌的遺傳遵循基因分離定律
D.若本組實驗B(上清液)中出現放射性,則不能證明DNA是遺傳物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圖表示某二倍體生物細胞分裂和受精作用過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體數目的變化,正確的是( )
A.b、c兩段分別表示染色體和DNA數量變化
B.孟德爾遺傳規律的實質在LM段得以體現
C.CD、GH及OP段染色體數目相同
D.EF、KL段不存在染色單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如圖為某生物一個細胞的分裂圖像,著絲點均在染色體端部,圖中1、2、3、4 各表示一條染色體。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圖中細胞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前期 |
B.圖中細胞的染色體數是體細胞的2 倍 |
C.染色體1 與2 在后續的分裂過程中會相互分離 |
D.染色體1 與3 必定會出現在同一子細胞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在北極的一個山脈中,原始的狼已經進化成在體格和生活習性上不同的變種,其中一種狼的體重較輕,四肢發達而靈活,以獵鹿為主;另一種狼的體重較重,足短而力強,常常攻擊羊群。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兩種狼的性狀差異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
B.上述現象說明自然選擇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定向的 |
C.在生存斗爭中,捕食者和被捕食者之間進行著相互選擇 |
D.自然選擇對不同種群的基因頻率的改變所起的作用有所差別,最終導致這些種群的基因庫變得很不相同,并逐步出現生殖隔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動植物雜交選種的操作中,不正確的是( )
A.在植物雜交育種中得到了F1后,可以采用不斷自交選育新品種 |
B.在哺乳動物雜交育種中得到了F2后,再采用測交鑒別選出純合個體 |
C.如果是用植物的營養器官來繁殖的,則只要雜交后代出現所需性狀即可留種 |
D.在植物雜交育種中得到了F2后,即可通過測交檢驗選出新品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矮牽牛花瓣中存在合成紅色和藍色色素的生化途徑(如圖所示,A、B、E為控制相應生化途徑的基因)。矮牽牛在紅色和藍色色素均存在時表現為紫色,三種色素均不存在時表現為白色。若一純合親本組合雜交得F1,F1自交產生F2的表現型及比例為紫色∶紅色∶藍色∶白色=9∶3∶3∶1,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途徑1:…→白色藍色
途徑2:…→白色黃色
紅色
A.親本基因型為AABBEE×aaBBee或AABBee×aaBBEE
B.本實驗可判斷A、B、E基因都獨立遺傳
C.F2中藍色矮牽牛花自交,其后代中純合子的概率為2/3
D.F2中紫色個體與白色個體雜交,會出現白色個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