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實驗中,加入試劑后不能產生特定顏色的是
A.取成熟香蕉勻漿,用斐林試劑檢測還原糖
B.黑暗中生長24h的天竺葵葉片,用碘液檢測淀粉
C.玉米根尖經甲基綠染色后,在顯微鏡下觀察細胞核
D.花生子葉經蘇丹Ⅲ染色后,在顯微鏡下觀察脂肪顆粒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江蘇泰州中學高二下第一次質量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使用固定化酶技術生產高果糖漿的說法,正確的是
A.高果糖漿的生產主要使用果糖異構酶
B.在反應柱內的頂端裝上分布著許多小孔的篩板,防止異物進入
C.將葡萄糖溶液從反應柱的上端注入,果糖從反應柱下端流出
D.固定化酶技術復雜,成本較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生物(海南卷參考版) 題型:綜合題
某科研小組給實驗小鼠接種致病菌E建立了細菌性腹瀉病模型,并用某復方草藥對其進行藥效試驗。結果表明:該草藥能增強吞噬細胞的吞噬能力,并能提高IgG等抗體的分泌量。回答下列問題:
(1)通常,致病菌要入侵機體,首先需要穿過的身體屏障是 。
(2)初次接種致病菌E后,進入吞噬細胞內的致病菌E可被 這一細胞器處理。
(3)雙縮脲試劑能與該腹瀉病模型小鼠的血清樣本產生紫色反應,該現象
(填“能”或“不能”)說明血清中含有抗致病菌E的IgG,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生物(海南卷參考版) 題型:選擇題
人工繁殖的瀕危野生動物在放歸野外前通常要進行野外訓練。如果將人工繁殖的瀕危大型食肉森林野生動物放在草原環境中進行野化訓練,通常很難達到野化訓練目的。對于這一結果,下列解釋最合理的是
A.野化訓練的時間太短,不足以適應森林環境
B.草本植物矮小,被野化訓練的動物無法隱藏身體
C.沒有選擇正確的野化訓練環境,訓練條件不合適
D.草原上食肉動物與野化訓練動物激烈爭奪實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這些雞是轉基因工程的產物 | B. | 這種變異屬于可遺傳的變異 | ||
C. | 該過程運用了胚胎移植技術 | D. | 該技術可定向改造生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在細胞中,許多細胞器都有膜,如內質網、高爾基體、中心體等,這些細胞器膜和細胞膜、核膜等結構共同構成細胞的生物膜系統 | |
B. | 硅肺的形成是由于吞噬細胞中的溶酶體缺乏分解硅塵的酶,而硅塵卻能破壞溶酶體的膜,使其中的水解酶釋放出來,破壞了細胞結構 | |
C. | 在唾液腺細胞中,參與合成并分泌唾液淀粉酶的具膜細胞器有核糖體、內質網、線粒體、高爾基體 | |
D. | 葉綠體是綠色植物細胞都含有的細胞器,是植物細胞的養料制造車間和能量轉換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新物種產生不一定發生了生物進化,生物進化一定產生新物種 | |
B. | 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沒有闡明遺傳變異的本質,但解釋了進化的實質 | |
C. | 野生型紅眼果蠅群體出現了白眼突變個體,該種群基因頻率發生改變 | |
D. | 長期使用抗生素容易使細菌產生抗藥性的變異,進而使細菌產生較強的耐藥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努力實現物質和能量的分層多級利用 | |
B. | 減輕對環境的污染,提高抵抗力穩定性 | |
C. | 加強生物防治,控制有害生物的危害 | |
D. | 食物鏈延長,消耗能量環節增多,降低能量利用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