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NA的含量毛霉比青霉多 |
B、DNA的含量青霉比毛霉多 |
C、合成的蛋白質毛霉比青霉多 |
D、合成的蛋白質青霉比毛霉多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把兩個植物的優良性狀集中在雜種植株上 |
B、克服遠緣雜交不親和的障礙 |
C、獲得雜種植株 |
D、實現原生質體的融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但隨機交配對種群的基因頻率沒有影響 |
B、兩個種群間的生殖隔離一旦形成,這兩個種群就屬于兩個物種 |
C、物種之間的共同進化不僅僅是通過物種之間的生存斗爭實現的 |
D、生物多樣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的物種不斷形成的過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植物細胞工程中,融合葉肉細胞時,應先去掉細胞膜,制備原生質體 |
B、克隆羊“多莉”的培育技術主要包括核移植和胚胎移植兩方面,經細胞核移植培育出的新個體只具有一個親本的遺傳性狀 |
C、植物細胞工程中,葉肉細胞經再分化過程可形成愈傷組織 |
D、單克隆抗體制備過程中,采用經免疫的B淋巴細胞與骨髓細胞融合,從而獲得雜交瘤細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①處為磷酸二酯鍵,DNA解旋酶作用于③處 |
B、②是胸腺嘧啶脫氧核糖核苷酸 |
C、把此DNA放在含15N的培養液中復制兩代,子代中含15N的DNA占100% |
D、若該DNA分子中一條鏈上G+C=56%,則無法確定整個DNA分子中T的含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性狀變異可由環境條件引起 |
B、基因可能會發生突變 |
C、受體細胞的細胞質基因不同 |
D、細胞核基因發生了重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①②③⑤ | B、②④③⑤ |
C、③⑤ | D、③④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細胞和生物體的重要結構物質 |
B、調節細胞和生物體新陳代謝的重要物質 |
C、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 |
D、收縮、運輸、免疫等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