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關實驗或調查的敘述,正確的是
A.探究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植物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時,通常需要進行預實驗
B.用樣方法調查蒲公英的種群密度時,在分布較密的地區取樣
C.在全市人群中隨機抽樣調查白化病,可得出該病的遺傳方式
D.對培養液里的酵母菌計數時,可使用血球計數板進行顯微鏡計數
AD
【解析】
試題分析:探究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植物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時,通常需要進行預實驗,這樣可以為進一步的實驗摸索條件,也可以檢驗實驗設計的科學性和可行性,A項正確;用樣方法調查蒲公英的種群密度時,關鍵是要做到隨機取樣,B項錯誤;在全市人群中隨機抽樣調查白化病,可得出該病的發病率,C項錯誤;酵母菌是單細胞生物,對培養液里的酵母菌計數時,可使用血球計數板進行顯微鏡計數,D項正確。
考點:本題考查探究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植物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種群密度的調查方法、人類遺傳病的調查、探究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變化的實驗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能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能獨立完成“生物知識內容表”所列的生物實驗,掌握相關的操作技能,并能將這些實驗涉及的方法和技能進行綜合運用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廣東省東莞市高三上學期期末質量調研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6分)赤霉素和矮壯素(植物生長調節劑,抑制赤霉素合成)均廣泛用于提高作物產量。從黃芩根中提取的黃酮類化合物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某科研機構開展了赤霉素和矮壯素在黃芩種植中的應用研究。
實驗步驟:
第一步:移栽__①__的黃芩幼苗若干株于花盆中,隨機均分成3組:A組(不作處理)、B組(__②__)和C組(噴施2mL 200mg/L赤霉素)。
第二步:施藥后第26天,分組逐株測定植株高度、烘干后稱重地上部分(莖和葉)和地下部分(根),并從根中提取黃酮類成分,測定其含量。
第三步:____③_____,將所得結果繪制成下圖。
植株平均高度(cm) | 莖葉平均重量(g) | 根平均重量(g) | 黃酮類平均含(g/g) |
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完善上述實驗步驟: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同學認為A組的處理不夠嚴謹,你認為應該如何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要進一步提高實驗結果的可信度,應該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該研究中,矮壯素并未使植株出現矮化,其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據圖分析,噴施赤霉素會使單株黃芩的黃酮類成分含量______(減少、基本不變、增加)。因此,為了提高黃酮類物質產量,在黃芩種植中應給出的建議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遼寧實驗中學分校高一上期末考試(理)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哪些物質進出細胞時與細胞中的核糖體和線粒體都密切相關( )
①苯通過細胞膜
②人的紅細胞從血漿中吸收葡萄糖
③腎小管上皮細胞吸收原尿中的Na+
④小腸絨毛上皮細胞吸收氨基酸
A.①②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遼寧實驗中學分校高一上期末考試(理)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東北虎主要分布于我國長白山、小興安嶺等地;華南虎主要分布于我國長江流域以南地區。根據我們學過的知識判斷,東北虎為了與其生存環境相適應,與華南虎相比,下列哪種物質含量所占比例明顯偏高( )
A.脂肪 B.糖原 C.蛋白質 D.核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廣東省梅州市高二質量測試理綜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為研制抗某種病毒的滅活病毒疫苗和T細胞在免疫中的作用,研究人員設計實驗方案如下:
(1)制備疫苗將純化的某種病毒在特定的 中培養、增殖。收獲病毒后經處理后得到滅活病毒即為本實驗所用的疫苗。
(2)用實驗動物檢測疫苗刺激機體產生抗體的能力
①實驗原理:通過接種疫苗,滅活病毒進入實驗動物體內可刺激B細胞,使之增殖、分化形成的漿細胞并產生相應的 ;當相同病毒再次入侵時,機體能產生更強的特異性免疫反應。
②實驗過程:將健康的實驗動物分成對照組和多個實驗組,每組若干只動物。對照組的處理:接種不含疫苗的接種物,一段時間后再 。實驗組的處理:接種 ,一段時后再接種等量病毒。為確定該疫苗的有效濃度,不同實驗組動物需接種 。
③分析實驗結果:統計實驗組和對照組動物的 及存活率。
(3)為驗證T細胞起細胞免疫作用,請補全實驗設計思路和結果。
Ⅰ 。
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廣東省梅州市高二質量測試理綜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變異與進化的說法,正確的是
A.突變、基因重組和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三個基本環節
B.二倍體水稻和四倍體水稻雜交,可得到含三個染色體組的單倍體水稻
C.隔離與新物種形成是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主要內容之一
D.生物進化過程的實質在于種群基因頻率發生定向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四川省高三10月階段性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人類的F基因前段存在CGG重復序列。科學家對CGG重復次數、F 基因表達和某遺傳病癥狀表現三者之間的關系進行調查研究,統計結果如下:據此推測,F基因中CGG序列的重復次數可能會( )
A.使染色體增加一個片段而發生結構變異
B.使mRNA中終止密碼子的個數不斷增加
C.影響mRNA在細胞質中與核糖體的結合
D.影響RNA聚合酶與 DNA 模板鏈的結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安徽省阜陽市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共16分,每空2分)長久以來,果蠅被廣泛地應用于遺傳學研究的各個方面,摩爾根以果蠅為材料進行遺傳學研究獲得了諾貝爾獎。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
(1)果蠅的體細胞共有8條染色體,對果蠅基因組進行分析(參照人類基因組計劃要求),應測定果蠅 條雙鏈DNA分子的核苷酸序列。
(2)將果蠅的一個細胞放入15N標記的脫氧核苷酸培養液中,在第二次細胞分裂的中期,發現一條染色單體中只有一條脫氧核苷酸鏈有放射性,則其姐妹染色單體有__________條鏈含有放射性。
(3)摩爾根通過雜交實驗發現控制果蠅眼色的基因(紅眼A.白眼a)位于X染色體上,他將白眼雌蠅與紅眼雄蠅交配,子代雄、雌果蠅的基因型分別為 。他的學生蒂更斯進行這一實驗時在子代個體中發現一只白眼雌蠅,取其體細胞,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發現其性染色體組成為XXY,分析可知可能是由于親代果蠅的 ___ 細胞在減數第 次分裂異常所致。
(4)摩爾根在研究染色體與基因的關系時,用果蠅位于常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控制的體色和翅長兩對性狀進行了如下雜交實驗:
①兩對相對性狀中,顯性性狀分別是 。
②每一對性狀的遺傳均符合基因的分離定律,判斷依據是 。
③依據測交后代表現型的種類和比例,可推斷控制體色和翅長的兩對等位基因 ______________(位于,不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安徽省阜陽市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經檢測,剛擠出的新鮮牛奶中有兩種分子式分別為C12H22O11和C1864H3012N168O221的化學物質,它們分別是( )
A.糖元和蛋白質 B.乳糖和蛋白質
C.蔗糖和蛋白質 D.脂肪和核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