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在一個海島中,一種海龜中有的腳趾是連趾(ww),有的腳趾是分趾(Ww、WW),連趾便于劃水,游泳能力強,分趾游泳能力較弱。若開始時,w和W的基因頻率各為0.5,當島上食物不足時,連趾的海龜更容易從海中得到食物。若干萬年后,基因頻率發生變化,W變為0.2,w變為0.8。
(1)該種群中所有海龜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稱為該種群的________,基因頻率變化后,從理論上計算,分趾海龜中雜合子占整個種群的比例為________。
(2)該種群中海龜有多種多樣的類型,其中可遺傳的變異來源于________,但由于變異是不定向的,因此只是產生了進化的原材料,進化的方向是由________決定的。
(3)海龜是否發生了進化?__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4)這種基因頻率的改變,是否產生了新的物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基因庫??? 32%??? 基因突變??? 自然選擇??? 是??? 種群基因頻率發生了變化??? 沒有產生新的物種, 只是種群基因頻率改變,并沒有產生生殖隔離???
【解析】
由題意可知該題考查現代生物進化理論,主要考察基因庫、種群基因頻率,生物進化實質和物質形成的標志,意在考察考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掌握程度。
(1)種群基因庫是指一個種群中全部個體所含有的全部基因。該海島中海龜的基因頻率變化后,從理論上計算,分趾海龜中雜合子占整個種群的比例為2×0.2×0.8=32%。
(2)該種群中海龜有多種多樣的類型,其中可遺傳的變異來源于基因重組,因為可遺傳的變異有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但因為沒有新基因的產生,所以應是來源于基因重組。由于變異是不定向的,因此只是產生了進化的原材料,而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所以進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選擇決定的。
(3)因為原來w和W的基因頻率各為0.5,若干萬年后,基因頻率發生變化,W變為0.2,w變為0.8,由此可知種群的基因頻率發生的改變,所以發生了進化。
(4)種群基因頻率改變,但不代表產生了生殖隔離,而產生新物種必須形成生殖隔離,所以沒有產生新的物種。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可遺傳變異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基因突變能產生新的基因?B.基因重組是生物變異的根本來源
C.染色體變異可改變基因的數量或排列順序?D.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重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人腦機能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下丘腦受損會使節律調節異常?B.大腦受損可能會導致小便失禁
C.短期記憶可能與新突觸的建立有關?D.言語區的S區受損患運動性失語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給了三位科學家,以表彰他們在揭示細胞感知和適應氧氣供應機制所做的貢獻。研究表明,腎臟細胞內的缺氧誘導因子(HIF)在缺氧條件下被激活,導致細胞核內促紅細胞生成素(EPO)基因表達,EPO能夠增強骨髓造血干細胞的活動,最終保證氧氣的供應。
腫瘤細胞也同樣具有感知氧的機制。當腫瘤增長超過了血管供應能力,腫瘤內部會缺氧。腫瘤細胞HIF激活,可促進血液中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CF)含量增加,促進血管生成。回答下列問題:
(1)國家為提高中長跑等耐力項目運動員競技水平,建立了云南海埂等體育訓練高原基地。原因是運動員在高海拔地區訓練時相比于低海拔地區更易處于________狀態,HIF被激活,促進腎臟細胞EPO基因表達,EPO促進造血干細胞________,產生更多的紅細胞,提高運輸氧氣的能力。運動員比賽時氧氣供應充足,提高________速率,獲得更充足的能量,有利于提高比賽成績。
(2)根據細胞感知和適應氧氣供應機制,提出抑制腫瘤細胞增殖的設想,并解釋原因。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細胞的生命歷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癌變是細胞異常分化的結果,常發生在有絲分裂過程中
B.癌細胞容易在組織間轉移,不再保留原來細胞的特點
C.細胞凋亡受基因控制,包括病變或傷害導致的死亡
D.S 型菌具有 R 型菌沒有的莢膜,是基因選擇性表達的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細胞核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染色體和染色質是同種物質?B.細胞核是細胞代謝中心
C.核仁與核糖體的形成有關?D.核膜是雙層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下列關于蛋白質的敘述,錯誤的是
A.水解三肽需要2個水分子
B.都在細胞內發揮作用
C.具有運輸、催化、免疫、調節等功能
D.某人血紅蛋白含量偏低可能是因為缺乏Fe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選修6:環境保護)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蝙蝠有近1400種,在我國分布廣泛,洞穴(溶洞)是其主要的生存場所。蝙蝠是重要的植物種子和花粉的傳播者,它們以夜行性昆蟲(多為農林害蟲)和水果為食,同時又會被一些肉食動物所捕食。蝙蝠是生物群落和生態系統重要的組成部分,目前全球將近一半的蝙蝠生存遭到人類的威脅,有些甚至瀕危或滅絕。蝙蝠是唯一一類演化出飛翔能力的哺乳動物,其肌肉發達,肉質鮮嫩。我國南北方的蝙蝸分別雷夏眠和冬眠,在此期間,蝙蝠如果經常蘇醒,會消耗過多脂肪,甚至導致死亡。研究發現,SARS病毒的源頭來自蝙蝠,但其攜帶的“原始病毒”并不能直接傳給人類,而是經過在中間宿主體內變異,成為可以人傳人的“新型SARS病毒。
說明蝙蝠面臨的人類威脅,并為保障人類與其的共同安全提出合理建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以下為水分脅迫下茶樹生理響應的實驗,請據表回答下列問題。
品種 | 處理 | 凈光合速率 | 蒸騰速度 | 氣孔導度 |
μmolCO2?m-2s-1 | mmolH2O?m-2s-1 | molH2O?m-2s-1 | ||
鐵觀音 | 正常供水CK | 6.908 | 1.240 | 0.094 |
輕度脅迫T1 | 5.753 | 1.115 | 0.068 | |
中度脅迫T2 | 2.905 | 0.719 | 0.046 | |
嚴重脅迫T3 | 1.247 | 0.389 | 0.017 | |
神桑大白菜 | 正常供水CK | 4.397 | 0.781 | 0.041 |
輕度脅迫T1 | 2.449 | 0.562 | 0.060 | |
中度脅迫T2 | 1.177 | 0.317 | 0.018 | |
嚴重脅迫T3 | 0.737 | 0.256 | 0.012 |
?
?
(1)該實驗的自變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表可知,隨著水分脅迫程度的提高,植物葉片的蒸騰速率和氣孔導度分別________,直接影響__________循環,導致光反應產生的__________積累,從而導致凈光合速率下降。在嚴重脅迫下,植物體內的__________明顯增加,促進氣孔關閉。
(3)若欲證明水分脅迫下,葉綠素含量下降,提取葉片中的色素時添加______________,過濾后,把色素提取液搖勻,倒入______________內,以____________為空白對照,在光波長665nm、649nm條件下分別測定OD值,從而對葉綠素進行定量測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