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關遺傳變異與進化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基因型頻率的改變是生物進化的根本原因 |
B.基因內增加一個堿基對,只會改變肽鏈上一個氨基酸 |
C.基因表達時存在RNA分子間的堿基互補配對 |
D.同源染色體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的交叉互換屬于基因重組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科學家在研究中發現,給小鼠喂養某種食物后,在小鼠的血清中檢測到了來自該食物的微小RNA,這種RNA雖然不能編碼蛋白質,但它可以與小鼠Lin-4基因產生的mRNA結合,并抑制它的功能,最終引起機體患病。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微小RNA與小鼠mRNA的結合需借助細胞內DNA連接酶的作用 |
B.微小RNA不能編碼蛋白質,很可能是因為它缺乏啟動子 |
C.Lin-4基因所產生的mRNA在細胞中的功能是產生某種酶 |
D.微小RNA是通過阻止Lin-4基因的翻譯過程來抑制該基因的表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在氣候條件適宜的情況下,棄耕的農田經若干年后能演替成森林。在此過程中 ( )
A.演替過程屬于初生演替 | B.群落的結構逐漸復雜化 |
C.群落優勢種無明顯變化 | D.森林形成后苔蘚會消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圖表示環境條件發生變化后某個種群中A和a基因頻率的變化情況,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Q點表示外界環境發生了變化,A控制的性狀更加適應環境 |
B.P點時兩曲線相交,此時A和a的基因頻率均為50% |
C.環境條件發生變化使得該種群產生了適應性變異 |
D.在自然選擇的作用下,種群的基因頻率發生了定向改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圖表示人與環境關系的三種模式圖,下列對“環境容量”的理解錯誤的是( )
A.環境容量是指生態系統對人口的承載能力 |
B.隨著生產的發展,環境容量在不斷加大 |
C.人口的過度增長會造成資源枯竭,環境容量降低 |
D.生物圈子的穩態是人類生存的前提和人類改造自然的基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抗菌肽對治療癌癥有一定作用,下圖表示抗菌肽合成過程。相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用PCR克隆目的基因不需要DNA解旋酶 |
B.基因表達載體包含起始密碼和終止密碼 |
C.篩選菌種時用基因探針檢測相關蛋白質 |
D.分離純化過程常用的方法有凝膠色譜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油菜的凸耳和非凸耳是一對相對性狀,用甲、乙、丙三株凸耳油菜分別與非凸耳油菜進行雜交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A.凸耳性狀是由兩對等位基因控制 |
B.甲、乙、丙均為純合子 |
C.甲和乙雜交得到的F2均表現為凸耳 |
D.乙和丙雜交得到的F2表現型及比例為凸耳:非凸耳=3: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