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核膜 | B. | 核仁 | C. | 染色體 | D. | 核孔 |
分析 細胞核的結構:
1、核膜
(1)結構:核膜是雙層膜,外膜上附有許多核糖體,常與內質網相連;其上有核孔,是核質之間頻繁進行物質交換和信息交流的通道;在代謝旺盛的細胞中,核孔的數目較多.
(2)化學成分:主要是脂質分子和蛋白質分子.
(3)功能:起屏障作用,把核內物質與細胞質分隔開;控制細胞核與細胞質之間的物質交換和信息交流.
2、核仁:與某種RNA的合成以及核糖體的形成有關.在有絲分裂過程中,核仁有規律地消失和重建.
3、染色質:細胞核中能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其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質.
解答 解:A、核膜能將細胞核和細胞質分隔開,不是遺傳信息的主要載體,A錯誤;
B、核仁與某種RNA的合成以及核糖體的形成有關,不是遺傳信息的主要載體,B錯誤;
C、染色體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和DNA,是遺傳信息的主要載體,C正確;
D、核孔是細胞細胞核與細胞質之間進行信息交流和物質交換的通道,不是遺傳信息的主要載體,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比較基礎,考查細胞核的結構和功能,要求考生識記細胞核的結構,掌握各結構的功能,能根據題干要求做出準確的判斷.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福建省福州市鼓山校區高二上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5秋•遂寧期末)下列關于神經調節的描述正確的是( )
A.反射是動物體或人體對外界環境變化做出的無規律性應答
B.興奮是指細胞或者組織由相對活躍狀態變為相對靜止狀態
C.神經纖維局部電流的方向都是從興奮部位流向未興奮部位
D.獅子捕食斑馬的過程中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是單向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曲線Ⅳ中18:00時,葉肉細胞產生可用于主動運輸的ATP的場所有細胞質基質、線粒體、葉綠體 | |
B. | 一般情況下,比較曲線Ⅰ中8:00和12:00兩個時刻,暗反應固定的CO2量不一定相等 | |
C. | 溝底條件下,14:00-16:00之間,雄株單位葉面積有機物積累量小于雌株 | |
D. | 8點時處于溝底和坡面的雌株凈光合速率不同的主要外因是光照強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突變具有不定向性 | |
B. | 紫外線照射只能得到碳源利用異常的突變型 | |
C. | 不使用紫外線照射,細菌的基因不能發生突變 | |
D. | 紫外線照射是細菌進化的主要原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模擬探究細胞表面積與體積的關系實驗中,NaOH的進入使含酚酞的瓊脂小塊顏色變紅,變紅程度可代表物質跨膜擴散效率大小 | |
B. | 濃硫酸為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與酒精的顯色反應創造酸性條件 | |
C. | 鹽酸水解口腔上皮細胞改變膜的通透性,加速健那綠進入細胞將DNA染色 | |
D. | 雙縮脲試劑中,NaOH為CuSO4與蛋白質的反應創造堿性條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F1測交后代的表現型,黑色:白色:黃色=1:2:1 | |
B. | F2中的白色個體的基因型有6種 | |
C. | 分析實驗結果發現F2中性狀分離比與理論值有差別,這可能是減數分裂過程中兩對基因間發生了交叉互換 | |
D. | 如果發現在某黑狗的背上長有一塊“白斑”,則可能是b基因突變成了B基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