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圖甲中①表示植物光反應中ATP的合成過程,②為暗反應中無機物轉化為有機物的過程,③為呼吸作用中有機物的分解過程,此過程釋放的能量一部分儲存在ATP中,④為ATP的分解過程,以供生命活動利用,藍藻為原核細胞,產生ATP的結構只有細胞質基質,而玉米為真核細胞,產生ATP的過程既有細胞的呼吸過程,也有其特有的光合作用過程;
2、乙圖中,橫軸為反應時間,縱軸為生成物的量,隨著時間的延長,生成物的量不在增加是因反應物被消耗盡,若將該酶的濃度增加一倍,反應時間縮短,故曲線最高點不變,且位于原曲線的左側.酶和無機催化劑相比有高效性,故用Fe3+也能作催化劑,反應時間應大于酶催化的時間.
解答 解:(1)藍藻為原核細胞,產生ATP的結構只有細胞質基質,而玉米為真核細胞,產生ATP的過程既有細胞的呼吸過程,也有其特有的光合作用過程①,其場所為葉綠體囊狀結構薄膜.
(2)從太陽光能轉變為骨骼肌收縮所需的能量,需要依次經過光合作用將光能轉化成ATP中活躍的化學能,再經過暗反應轉化為有機物中穩定的化學能,經細胞呼吸再將有機物中的化學能轉化成ATP中活躍的化學能,ATP水解供給各項生命活動的需要.
(3)乙圖中,橫軸為反應時間,縱軸為生成物的量,隨著時間的延長,反應物逐漸減少,直至被消耗盡,生成物的量不在增加,若其他條件不變,將該酶的濃度增加一倍,則生成物的量不變,但反應時間縮短,故曲線最高點不變,且位于原曲線的左側.
(4)酶之所以能催化反應,是因能降低反應的活化能,酶和無機催化劑相比有高效性,故用Fe3+也能作催化劑,反應時間應大于酶催化的時間.
(5)需要觀察蠶豆根尖細胞的有絲分裂情況,制作蠶豆根尖有絲分裂臨時裝片的實驗步驟為解離、漂洗、染色、制片.染色時可用堿性(或龍膽紫、醋酸洋紅)染料使微核著色.為了使統計數據更科學,要做到每組裝片觀察多個視野,計算平均值.
故答案為:
(1)細胞質(基質) 葉綠體囊狀結構薄膜
(2)①②③④
(3)底物已完全被消耗盡 如圖虛線所示
(4)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 大于(長于)
(5)漂洗 堿性(或龍膽紫、醋酸洋紅)多個
點評 本題考查了酶和ATP的相關內容,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正確區分圖示中的生理過程及其變化的原因.對于酶的本質、作用特點和作用機理的綜合理解應用,把握知識的內在聯系是解題的關鍵.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雜合子自交后代沒有純合子 | B. | 相對性狀由等位基因控制 | ||
C. | 基因型決定了表現型 | D. | 性狀分離是由于基因的分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若該“關鍵蛋白”釋放到細胞外則可能需要通過胞吞方式 | |
B. | 在癌細胞中線粒體釋放該“關鍵蛋白”的過程可能受阻 | |
C. | 該“關鍵蛋白”可能是由線粒體中的DNA經轉錄合成的 | |
D. | 該“關鍵蛋白”對細胞凋亡的作用與凋亡抑制蛋白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整個培養過程中,CO2釋放速率出現先增大后減小的變化趨勢 | |
B. | 培養過程中,錐形瓶中CO2的產生場所為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基質 | |
C. | 培養后期,CO2釋放速率減小與缺乏氧氣、培養液中酒精濃度過高有關,但與葡萄糖量減少無關 | |
D. | 培養完成后,向錐形瓶中加入適量的酸性重鉻酸溶液變為灰綠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細胞癌變導致細胞黏著性降低,易分散轉移 | |
B. | 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居民細胞中含有的原癌基因較其他地區多 | |
C. | 細胞癌變后,癌細胞的細胞周期將比正常細胞更長 | |
D. | 細胞癌變屬于細胞的正常分化,其本質是基因的選擇性表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單倍體育種利用了花粉細胞具有全能性及秋水仙素能抑制紡錘體的形成等原理 | |
B. | 雜交育種過程需要不斷自交、篩選,直到矮稈抗病個體的后代不發生性狀分離 | |
C. | 利用射線、亞硝酸鹽等處理矮稈不抗病小麥種子可實現人工誘變,但成功率低 | |
D. | 育種過程中的篩選,實質上是通過自然選擇實現種群中抗病基因頻率的定向提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目鏡5X 物鏡10X | B. | 目鏡10X 物鏡15X | C. | 目鏡5X 物鏡40X | D. | 目鏡10X 物鏡40X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