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下圖表示細胞內部分蛋白質合成后的去向模式圖,其中①~⑧表示細胞結構,甲~丁表示結構中的物質。請據圖回答:
(1)⑤⑥⑦所示在結構上的主要共同點是???????????????????????????????? ,從化學成分角度分析,甲型H1N1流感病毒與圖中結構????? ?? ??? (填序號)的化學組成最相似。
(2)若該細胞表示高等動物胰島細胞,則圖中缺少的細胞器和不應有的細胞器分別是????? ;該細胞中結構③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能進行堿基互補配對的細胞器有?????????? (填標號),甲表示的物質是????????? 。圖中有的蛋白質要進入⑥、⑦發揮作用,說明生物膜具有??????? 的結構特點。
(4)能吞噬并殺死侵入細胞內的病毒和病菌的細胞器是??????????? (名稱)。
(5)若該細胞是正在衰老的細胞,該細胞中結構⑤發生的變化是______________。
(1)具雙層膜? ①;(2)中心體和葉綠體? 對蛋白質進行加工分類包裝和運輸;(3)①⑥⑦?? mRNA? 一定的流動性;(4)溶酶體(5)細胞核體積增大,核膜內折,染色質收縮,染色加深
【解析】(1)結構⑤、⑥、⑦分別表示細胞核、葉綠體、線粒體在高中見教材中他們在結構上相同的就是具有雙層膜;甲型H1N1流感病毒主要組成是核酸(RNA)和蛋白質在圖示結構中具有核酸和蛋白質的結構是①核糖體。
(2)圖示細胞中有葉綠體,當之表示胰島細胞時葉綠體⑥就是多余的了,高等動物細胞中除了圖示細胞器外還缺少中心體;胰島細胞要向外分泌蛋質類激素,故結構③在這過程中起到對蛋白質進行加工分類包裝和運輸的作用。
(3)DNA中存在堿基配對,RNA中部分區段也出現堿基配對,在遺傳信息表達過程中轉錄時有堿基配對和轉運RNA與信使RNA之間也存在堿基配對,故在細胞器中有葉綠體、線粒體、核糖體均有堿基配對,細胞核在中學階段通常被默認為不屬于細胞器范圍;由圖示可知甲是信使RNA,圖中蛋白質是大分子不能直接跨膜進入線粒體和葉綠體中,他們需要高爾基體產生的囊泡包裹再由囊泡與細胞器膜融合進入細胞器中,故在這一過程中體現生物膜的流動性結構特點。
(4)溶酶體中有水解酶能對浸入細胞內的病毒和病菌吞噬和消化;
(5)⑤是細胞核對正字啊衰老的細胞而言其細胞核發生變化特點是細胞核體積增大,核膜內折,染色質收縮,染色加深。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根據細胞膜結構和功能特點,分析簡答下列問題
(1)1985年,Overton 研究各種未受精卵細胞的膜透性時,發現脂溶性物質容易透過細胞膜,不溶于脂質的物質透過細胞膜十分困難,這表明組成細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__________________。
(2)1925年,德國科學家Gorter Grended用丙酮酸抽提紅細胞的類脂后,將它在空氣——水界面上鋪成單分子層,發現這個單分子層的面積相當于原紅細膜表面積的2倍。科學家們抽提出的類脂主要是_________,在空氣和水的界面上,類脂分子排列成單分子層時,組成分子層的分子的排列方向是_________。Gorter Grended的實驗說明_________。科學家們發現,成熟的人的紅細胞即使在人工誘導的條件下,不能恢復分裂能力,原因是_________。這說明細胞能正常地完成各項生命活動的前提條件是_________;
(3)1970年,科學家用不同熒光染料標記抗體,分別與小鼠細胞和人細胞膜上的一種抗原(蛋白質)結合,使他們分別產生綠色和紅色熒光。將這兩種細胞融合為一個細胞時,開始時一半呈綠色,另一半呈紅色,但在37℃保溫40分鐘后,在融合細胞上兩種顏色的熒光點狀均勻分布。這個實驗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0年廣西南寧三中高考考前模擬理綜生物試題 題型:綜合題
(16分)下列圖示為人體內某些生命活動的過程。請據圖回答:
(1)假如①為淀粉,則所形成的②由腸腔進入A中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經過A的運輸,②可到達身體各組織細胞,在組織細胞內,它的最主要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參與該作用的細胞結構主要是_______________。
(2)假如圖示組織細胞為下丘腦的細胞,當A中的甲狀腺激素含量偏低,那么該細胞分泌的______________會增多,該物質可通過___________途徑傳送到達垂體細胞。
(3)長期營養不良會導致組織水腫,其原因是A中蛋白質含量 (提高、下降),使得A液體滲透壓 , (填圖中符號)中水增加,導致水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3屆安徽省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內環境的穩態是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如圖為人體內環境部分結構示意圖,對該圖有關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圖中的3和5共同構成了人體的內環境
B、氧氣和養料及代謝廢物主要是由3來運輸的
C、圖中的3和5可以相互轉化
D、在3中的蛋白質不屬于內環境的成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0年廣西南寧三中高考考前模擬理綜生物試題 題型:綜合題
(16分)下列圖示為人體內某些生命活動的過程。請據圖回答:
(1)假如①為淀粉,則所形成的②由腸腔進入A中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經過A的運輸,②可到達身體各組織細胞,在組織細胞內,它的最主要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參與該作用的細胞結構主要是_______________。
(2)假如圖示組織細胞為下丘腦的細胞,當A中的甲狀腺激素含量偏低,那么該細胞分泌的______________會增多,該物質可通過___________途徑傳送到達垂體細胞。
(3)長期營養不良會導致組織水腫,其原因是A中蛋白質含量 (提高、下降),使得A液體滲透壓 , (填圖中符號)中水增加,導致水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0—2011學年安徽省高二下學期期末檢測生物試卷 題型:選擇題
內環境的穩態是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如圖為人體內環境部分結構示意圖,對該圖有關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圖中的3和5共同構成了人體的內環境
B、氧氣和養料及代謝廢物主要是由3來運輸的
C、圖中的3和5可以相互轉化
D、在3中的蛋白質不屬于內環境的成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