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分析曲線圖:圖示表示溫度對兩種天然酶(能催化同一種反應)的作用曲線,酶A的最適溫度約為40℃,溫度在0~40℃的溫度范圍內(nèi),隨溫度的升高,酶A的活性逐漸升高;溫度超過40℃后,隨溫度的升高,酶A的活性逐漸降低,甚至失活.
酶B的最適溫度約為80℃,溫度在0~80℃的溫度范圍內(nèi),隨溫度的升高,酶B的活性逐漸升高;溫度超過80℃后,隨溫度的升高,酶B的活性逐漸降低,甚至失活.
解答 解:(1)溫度為80℃時,酶B的活性最大;溫度為50℃時,兩種酶的活性相等,催化的反應速率也相等.
(2)酶B比酶A更能耐高溫,說明酶B可能來自于熱泉中的細菌體內(nèi).
(3)在0~40℃的溫度范圍內(nèi),隨溫度的升高,酶A的活性增強.
(4)將酶B置于100℃的溫度下時,酶B會變性失活,再降低溫度,其活性也不能恢復,因此反應速率不變.
(5)高溫和、過酸過堿都會破壞酶的空間結構,使酶失活.
故答案為:
(1)40、50
(2)酶B
(3)逐漸增強
(4)不變 00度的高溫下酶已失活
(5)過酸過堿
點評 本題結合曲線圖,考查影響酶活性的因素,要求考生掌握影響酶活性的因素及其曲線,能正確分析曲線,了解溫度對酶A和酶B活性的影響情況,并能根據(jù)圖中信息答題,屬于考綱理解層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在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中,攪拌的目的是使噬菌體的蛋白質(zhì)外殼與DNA分離開來 | |
B. | 在觀察細胞有絲分裂實驗中,解離和壓片的目的是使細胞核中的染色體彼此分離開來,容易觀察染色體的形態(tài)和數(shù)目 | |
C. | 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分布實驗中,鹽酸具有使染色體中的蛋白質(zhì)與DNA分離的作用 | |
D. | 觀察植物細胞質(zhì)壁分離及復原實驗中,滴加蔗糖溶液的目的是使細胞質(zhì)與細胞壁分離開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既可與核膜直接相連,又可與細胞膜直接相連 | |
B. | ①中可發(fā)生肽鏈的盤曲、折疊,在此形成的蛋白質(zhì)還需要在②中進一步修飾加工 | |
C. | ③在各種動物的細胞中都廣泛存在,其內(nèi)部能產(chǎn)生CO2和[H] | |
D. | 若④是一種小球狀結構,圖示現(xiàn)象為對衰老、損傷細胞器的分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馬鈴薯植株缺Mg,將會造成其葉片發(fā)黃 | |
B. | 將藍細菌置于低濃度的纖維素酶溶液中,一段時間后藍細菌可能會吸水脹破 | |
C. | 由C、H、O、N參與組成的麥芽糖酶,可以調(diào)節(jié)機體的生命活動 | |
D. | P是組成磷脂、NADPH、ATP及油脂等多種化合物的組成元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