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研究人員對某林區獼猴種群的數量和性比率進行調查,結果如圖(注:4-12歲為獼猴的生育年齡)。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A. 可用標志重捕法調查獼猴種群的數量和密度
B. 調查時獼猴種群的年齡組成為增長型,未達K值
C. 7-9歲個體中,雄性與雌性的數量比值最低,與雄性因爭奪王位和配偶死亡率較高有關
D. 各年齡組個體數量不變,若性別比例變為1:1,則獼猴的出生率將升高
【答案】D
【解析】
1、種群的數量特征包括種群密度、年齡組成(增長型、穩定型和衰退型)、性別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遷入率和遷出率。其中出生率和死亡率、遷入率和遷出率能決定種群密度的大小;年齡組成能預測種群密度的變化;性別比例也能影響種群密度的大小。
2、分析題圖:該林區獼猴種群中,幼年個體明顯多于老年個體,因此其年齡組成為增長型。
3、標志重捕法:
(1)前提條件:標志個體與未標志個體重捕的概率相等。調查期內沒有新的出生和死亡,無遷入和遷出。
(2)適用范圍:活動能力強和范圍大的動物,如哺乳類、鳥類、爬行類、兩棲類、魚類和昆蟲等動物。
A、獼猴活動能力強和范圍大,可以用標志重捕法調查獼猴種群的數量和密度,A正確;
B、由圖可知,該林區獼猴種群中,幼年個體明顯多于老年個體,因此其年齡組成為增長型,調查時獼猴種群的年齡組成為增長型,說明其種群數還未達到環境容納量,B正確;
C、7-9歲個體中,雄性與雌性的數量比值最低,與雄性因爭奪王位和配偶死亡率較高有關,C正確;
D、根據圖中信息不能說明性別比例為1:1時獼猴的出生率將升高,D錯誤。
故選:D。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有人利用真核單細胞生物a、b做了如下實驗,這個實驗最能說明的問題是
A. 控制c性狀發生的遺傳信息來自細胞核
B. 控制c性狀發生的遺傳信息來自細胞質
C. c性狀發生是由細胞核和細胞質的遺傳信息共同決定的
D. 細胞核內的遺傳信息控制生物一切性狀的發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四個不同種生物體細胞中的染色體組成,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甲和丙生物可能是單倍體
B.圖中可稱作三倍體的是乙、丙生物
C.21三體綜合征患者體細胞中染色體組成原理與乙生物的類似
D.圖甲~丁生物的基因型可依次對應:甲AAAaBBbb、乙AaBbCcc、丙AaaBbb、丁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某個二倍體(AaBb)動物的兩個細胞分裂示意圖。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 甲、乙細胞處于減Ⅱ后期,為次級精母細胞
B. 甲細胞含有2個染色體組和2對同源染色體
C. 乙細胞表明該動物在減Ⅰ時發生了基因重組或基因突變
D. 若只考慮發生一種變異,則與甲細胞同期產生的另一細胞的基因型可能有三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研究人員調查了某地一年生草本植物北點地梅在1971-1975年間的種群數量變化情況,結果如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 與1975年時相比,1971年時該種群的生存阻力相對較小
B. 出生率和死亡率的變化是引起北點地梅數量波動的直接原因
C. 該種群的數量變化為周期性波動,種群密度有明顯的季節波動
D. 該種群成熟植株每年的凈初級生產量在年際間能保持基本穩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某家族甲、乙兩種遺傳病的遺傳系譜圖,其中Ⅱ-1不攜帶致病基因。甲病基因用A、a表示,乙病基因用B、b表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甲病的遺傳方式是________,判斷的理由是__________。乙病的遺傳方式是 _______。
(2)Ⅰ-2的基因型是 ____,Ⅱ-3的基因型是_____。Ⅲ-2的乙病致病基因來自第I代的______號。
(3)若Ⅲ-1與Ⅲ-4婚配,其后代患病的概率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延遲栽培可使產品上市錯開高峰期,提高經濟效益,已經成為葡萄產業發展的新趨勢和新方向。為解決延遲栽培中葉片的衰老問題,科研人員進行了相關實驗。請回答問題:
(1)葉綠體中的光合色素分布在______上,能夠吸收、傳遞和轉化光能。光反應階段生成的______參與暗反應階段,合成有機物提高果實品質。
(2)為研究光質對葡萄葉片衰老的影響,科研人員從8月1日起開始對葡萄進行紅光和藍光補充光照處理,以未補光的作為對照,定期觀察葉綠體的超微結構,9月24日結果如下圖所示。與對照組相比,紅光處理組出現的兩個明顯變化是______;藍光處理組比對照組______(提前/滯后)表現出衰老特征。
注:S代表淀粉粒,L代表脂質球(脂質球的出現是葉片衰老的主要特征)
(3)葉綠素含量下降也是葉片衰老的顯著特征,科研人員繼續測定了葉綠素的含量,結果如下表。
注:“—”代表葉片已脫落,未采樣
據表可知,9月24日后,葉綠素的含量呈下降趨勢,補充紅光組葉綠素含量始終______對照組,表明紅光延緩了葉片的衰老;比較補充藍光組和對照組的葉綠素含量,表明藍光______。
(4)該實驗從______水平研究了光質對葡萄葉片衰老的影響。綜上所述,______可以有效解決延遲栽培中葉片的衰老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不同處理下樟樹植株最大光合速率隨時間變化規律如圖甲、乙所示。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4月份,去除凋落物組與空白對照組樟樹植株CO2固定速率相等
B. 6~7月份間最大光合速率波動變化比較大,這可能與去除根有關
C. 5月份,空白對照組樟樹葉肉細胞最大光合作用速率為10 μmolCO2·m-2·s-1
D. 6月份,去根加倍凋落物組最大光合速率增加最多,去根去除凋落物組降低最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